Imuso社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信義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2IMSS。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Imuso社考古遺址位於濁水溪北岸的河階地,昔日曾是木材集材廠,位於今日的台16線39-40公里處,緊鄰著高壓電塔38(明潭-鳳林線、大觀-鳳林線)的正下方,現在還有廢棄的石板屋7-10戶。遺址已被雜草覆蓋,難以調查。 1935年7月馬淵東一發表。1993年普查(第一期)研究報告記錄。2004年1月27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鄭安睎、張彥祥、吳美珍調查。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
Imutsu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信義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2IMT。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Imutsu考古遺址位於無雙山西向稜線尾端的緩坡地,在郡大溪由北南流向轉西東流向的轉折處東北側,為昔日布農族舊社,普查時已傾倒或毀壞石板屋20間,它們或零星散布,或連續出現於乾枯的茅草叢裡。遺址應該保存完整。 1931年11月發現者不明。2004年3月30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鄭安睎、吳美珍調查。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Isingan社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信義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2ISGS。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Isingan社考古遺址位於濁水溪南岸的高位河階,剛好在一支流與主流會合處的西側,即今日雙龍部落內,隔濁水溪與地利村相望。遺址大多已被房子和道路所覆蓋,另外也有闢成耕地的。 1940年7月青木三次發表。1993年普查(第一期)研究報告記錄。2004年1月11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鄭安睎、張彥祥、吳美珍調查。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Lahulan社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信義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2LHLS。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Lahulan社考古遺址位於布農族卡社群舊社所在地,1935年被日人遷至今雙龍村,位於今丹大林道過三分所後約1公里處北側的山坡地上,高壓電塔(大觀明潭-鳳林線60)的下方,現仍可見廢棄石板屋十餘戶。自被日人遷出以後,少有人為擾動。 1935年7月馬淵東一發表。1993年普查(第一期)研究報告記錄。2004年1月11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鄭安睎、張彥祥、吳美珍調查。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
Lolona中坡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信義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2LLNCP。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Lolona中坡考古遺址位於新鄉台地東南方,筆石溪與陳有蘭溪匯流處西南方的羅娜台地上,台21線水里往東埔的方向,在102公里處西轉投59,一路蜿蜒而上,經過久美部落約在17公里處東側的大片田地上,即為遺址所在。遺址因耕種之故被闢為階狀,已造成相當程度的破壞。 1935年7月馬淵東一發表。1981年陳仲玉、曾振名調查。1993年普查(第一期)研究報告記錄。2004年12月18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陳仲玉、吳美珍、張彥祥調查。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
Lolona坡下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信義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2LLNPH。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Lolona坡下考古遺址位於新鄉台地東南方,筆石溪與陳有蘭溪匯流處西南方的羅娜台地上,台21線水里往東埔的方向,在102公里處西轉投59,一路蜿蜒而上,經過久美部落約在17公里處西轉可進入羅娜部落,盡頭處為Lolona坡上遺址,往東北續行投59,在16公里處東側的葡萄園即為遺址所在,土質為灰黑砂壤土。遺址現闢為葡萄園,對遺址造成相當程度的破壞。 1935年7-10月馬淵東一發表。1981年陳仲玉、曾振名調查。1993年普查(第一期)研究報告記錄...
Lolona坡上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信義鄕。遺址年代距今1000-500年。文化類型屬於東埔一鄰文化。遺址代碼:0812LLNPS。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Lolona坡上考古遺址位於新鄉台地東南方,筆石溪與陳有蘭溪匯流處西南方的羅娜台地上,台21線水里往東埔的方向,在102公里處西轉投59,一路蜿蜒而上,經過久美部落約在17公里處西轉可進入羅娜部落,盡頭處為Lolona坡上遺址,就在伍薑的田地中。遺址因道路與房屋興建,及開闢為耕地使用,已經造成相當程度的破壞。 1935年7-10月馬淵東一發表。1981年陳仲玉、曾振名調查。1993年普查(第一期)研究報告記錄。2004...
Pisipazan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信義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2PSPZ。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Pisipazan考古遺址位於濁水溪支流卓棍溪東側的緩坡地,今日人和村的對岸東南方,由人村過羅羅格橋後沿產業道路往南行,過一小溪溝後斜上山間小路,經過Saliton遺址後續往上行,遺址在Saliton的東南方。遺址現為檳榔園,植被太厚無法調查。 1935年7月馬淵東一發表。1993年普查(第一期)研究報告記錄。2004年1月25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鄭安睎、張彥祥、吳美珍調查。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
Pisitevoan社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信義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2PSTV。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Pisitevoan社考古遺址此遺址兼具有考古遺址與舊社遺址性質,屬於布農族巒社群的舊聚落,又稱望鞍社Pisitevoan、望安社,望鞍社位於郡大溪與巒大溪合流點南方,假如要前往此舊社遺址,第一條路可由人倫林道45公里處支線進入,從西支線盡頭有獵路接警備道,大約陡下1000公尺,抵伊利豆社,過郡大溪後,沿望安吊橋旁的小徑續爬至對面尾稜,即可抵達。第二條路從丹大林道三分所進入,陡下後涉丹大溪,再往上爬會到西諾袞社,沿著舊社後方的警備道,一直沿等...
Qalmot社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信義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2QMS。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Qalmot社考古遺址位於布農族Qalmot舊社所在地,與舊丹大社隔丹大溪相望,沿丹大林道六分所與七分所間的稜線下約一千公尺左右的鞍部與寬稜上,石板屋連續散布其上,約有20幾戶。遺址應該保存相當完整。 1911年3月森丑之助發現。1993年普查(第一期)研究報告記錄。2004年1月11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鄭安睎、張彥祥、吳美珍調查。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
Qainogo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信義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2QNG。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Qainogo考古遺址位於濁水溪南岸的緩河階地,在Vaqdats社至卡社中途,與Vaqdats相距約1-1.5公里,日治時期開闢的關門古道經過其上。遺址上的石板屋概已毀壞、傾倒,且為竹林、雜草所覆蓋,難以調查。 1935年11月馬淵東一發表。1993年普查(第一期)研究報告記錄。2004年1月13日普查(第七期)項下張彥祥、吳美珍調查。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
Qanitoan社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信義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2QNTS。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Qanitoan社考古遺址位於濁水溪北岸的高位山坡地,遺址為日治時期開闢的關門古道所經過,石板屋散建於兩條小支稜的寬脊上,約有20餘戶,算是布農舊社中較大的聚落。遺址應該保存得非常完整。 1935年馬淵東一發表。1993年普查(第一期)研究報告記錄。2004年1月12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鄭安睎、張彥祥、吳美珍調查。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
Qatongulan社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信義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2QTGLS。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Qatongulan社考古遺址此考古遺址屬於布農族巒社群舊社,兼有考古遺址與舊社遺址的性質,遺址位於東巒大北山支稜與治茆山支稜相對,位於郡大溪北岸,海拔標高約1350公尺處,有兩大集團居住地,昔日設有「卡特格蘭警官駐在所」、「蕃物交易所」與「蕃童教育所」,聚落分為兩大集團一處位於駐在所上方,約有12間家屋,一處位於駐在所西方之道路下側,約有家屋10間,保存狀況不錯,由於植被茂密,並沒發現史前時期遺物,但可見歷史時期的日式碗與酒瓶等遺物。日治...
Saliton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信義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2SLT。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Saliton考古遺址位於濁水溪支流卓棍溪東側的緩坡地,今日人和村的對岸東南方,由人和村過羅羅格橋後沿產業道路往南行,過一小溪溝後斜上山間小路升高約100公尺,即為遺址所在地。遺址已遭擾動破壞。 1935年11月馬淵東一發表。1993年普查(第一期)研究報告記錄。2004年1月11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鄭安睎、張彥祥、吳美珍調查。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
Sana Sana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信義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屬於東埔一鄰文化。遺址代碼:0812SNSN。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Sana Sana考古遺址位於陳有蘭溪西岸高位河階,由東埔走沙里仙林道往和社方向,遺址即位於林道兩旁的平緩台階地,隔陳有蘭溪與東埔台車站遺址相望,SanaSana下遺址在其東北方的略低河階地。遺址已遭相當程度的破壞。 1968年10-11月JudithM.Treistman發現。1987年高有德、邱敏勇調查。1993年普查(第一期)研究報告記錄。2004年12月17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陳仲玉、張彥祥、吳美珍調查。...
Sana Sana下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信義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2SNSNH。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Sana Sana下考古遺址位於陳有蘭溪西岸高位河階,由東埔走沙里仙林道往和社方向,遺址即位於林道東側的緩坡地,SanaSana遺址在其西南方的高位階地上,兩遺址除了高差外,幾乎相連。遺址已遭相當程度的破壞。 1968年JudithM.Treistman調查發現。1987年高有德、邱敏勇調查。1988年12月22日高有德、邱敏勇調查。1993年普查(第一期)研究報告記錄。2004年12月17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陳仲玉、張...
Telusan社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信義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2TLSS。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Telusan社考古遺址此考古遺址最初由森丑之助所發現,兼具有考古遺址與舊社遺址的特質,此舊社屬於布農族丹社群之舊聚落,此遺址可從丹大林道六分所附近,從丹大造林中心標示牌沿著造林路往下走,約莫3小時可以抵達舊社遺址,聚落呈現散居狀態,目前保存狀況尚可,偶見歷史時期的硬陶及瓷器碎片,有4間保存較好的石板屋,帖鹿桑社最下緣的石板屋,面對著丹大社所延伸的稜線末端,是一個制高點,現在遺址內遍植麻竹,並有殼斗科及山龍眼等植物叢生其中。大致保存良好。 191...
Tavaxoan社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信義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2TVXS。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Tavaxoan社考古遺址位於濁水溪北岸的高位河階,即今日地利村內,隔濁水溪與雙龍村相望,台16穿越其間。遺址已被建築物和道路所覆蓋,無法調查。 1935年7月馬淵東一發表。1993年普查(第一期)研究報告記錄。2004年1月25日普查(第七期)項下張彥祥、吳美珍調查。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Uvaxo社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信義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2UVXS。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Uvaxo社考古遺址遺址為日治時期Uvaxo舊社所在地,位於東巒大山西向一支稜尾端的寬稜脊上,遺址北側鄰郡大溪支流,比高約200公尺,遺址現經林務局造林後,已長成一大片扁柏林,且覆滿落葉難以調查。 1925年7月10日河野廣道發現。1929年笹尾宗晴調查採集。1993年普查(第一期)研究報告記錄。2004年2月26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鄭安睎、張彥祥、吳美珍調查。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
Vaqdats社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信義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2VQDSS。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Vaqdats社考古遺址位於濁水溪北岸的河階地, Vaqdats舊社上,其聚落年代約一百年左右,日治時期設有學校,921後原遺址留下來的二十幾戶石板屋全倒塌,現僅剩下一間是完整的,幸天福先生在此耕種,普查時未發現遺物。 1929年鹿野忠雄發表。1993年普查(第一期)研究報告記錄。2004年1月10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鄭安睎、張彥祥、吳美珍調查。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