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版)
  • 人氣指數:363,202
  • 線上人數: 8
  • 魯凱族
      • 全部
      • 1A 阿美族 Amis
      • 2T 泰雅族 Tayal
      • 3W 排灣族 Paiwan
      • 4B 布農族 Bunun
      • 5P 卑南族 Pinuyumayan
      • 6R 魯凱族 Rukai
      • 7C 鄒族 Cou
      • 8S 賽夏族 SaySiyat
      • 9Y 雅美族 Yami
      • 10O 邵族 Thau
      • 11K 噶瑪蘭族 Kebalan
      • 12U 太魯閣族 Truku
      • 13Z 撒奇萊雅族 Sakizaya
      • 14Q 賽德克族 Seediq
      • 15L 拉阿魯哇族 Hla’alua
      • 16V 卡那卡那富族 Kanakanavu
      • 31PNP 平埔族群
      • 21PAN 泛族群
      • 41ATR 他族
  • 分類檢索
      • 全部
      • Q 語言文字
      • L 生活禮俗
      • R 信仰祭儀
      • H 歷史事件
      • S 社會組織
      • P 法政經濟
      • Y 神話傳說
      • K 生活空間
      • M 物質文化
      • A 藝術文化
      • E 族群類屬
      • D 重要文獻
      • F 重要人物
      • T 考古遺址
      • G 機構社團
      • B 民族動植物
      • Ed 教育
      • Lt 文學

民族檢索:『6R 魯凱族Rukai』, 共50筆


南凱教會(長老)
6R 魯凱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南市南區新興路267巷15弄14號,屬魯凱中會。   2010年(民國99年)台南中會的新興教會建堂,搬移他址,透過總會媒合,將舊禮拜堂提供本會,同時亦將土地建物轉售本會。期間教會互助,七星中會的六張犁教會無息借款,支助新興教會建堂事工;魯凱中會霧台教會向新樓互助社借款並奉獻給本會,盼能順利建堂。   2013年(民國102年)8月,於新興教會進行禮拜堂產權移轉簽約感恩禮拜,新興教會的舊禮拜堂正式移轉給本會。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柯培恩、得日賽•達芬勒安(杜秀英)。   本會2022年(民國111年)有在籍會員61名,慕道友...

磐石教會(長老)
6R 魯凱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屏東市信義路190號,屬魯凱中會。   1982年(民國71年)平山教會信徒丁時花、巴久妹,因身為少數魯凱信徒,在任職會議時提出語言問題;而後第19屆排灣中會會議,霧台教會代議長老杜松峰也關心都市魯凱信徒因語言溝通不通,致使傳教事業受阻。1984年(民國73年),平山教會召開會議,決議購買耳機、派專人輪流翻譯。不過在此之前,霧台教會會友柯盛,便早已開始向有魯凱族人傳教。   1985年(民國74年)2月,柯盛決心在南部設立祈禱院,但未尋得合適地點而沒能實現。柯盛也關懷下山到平地謀生的屏東魯凱族人,終於租得大連路67巷17號(本會舊址)作為臨時聚會處。3月,本會開始在屏東地區...

黎明(屏南)教會(長老)
6R 魯凱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屏東縣內埔鄉黎明村21鄰黎東路836號,屬魯凱中會。  本會迄今(2020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陳松得。  本會會友以魯凱族為主,2020年(民國109年)有在籍會員22名,慕道友27名。...

活泉教會(長老)
6R 魯凱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屏東縣內埔鄉龍潭村龍德路80號,屬魯凱中會。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陳詩儀、杜桂月。  本會會友以魯凱族為主,2023年(民國112年)在籍會員有77名,慕道友18名。...

日新教會(長老)
6R 魯凱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屏東縣長治鄉日新村忠孝路3巷16號,屬魯凱中會。   日新教會位於屏東縣長治鄉日新村,離南三和(美園教會所在地)不遠。在距離教會不到1公里遠的榮民眷村,約有50戶住家,人口近300人。其中29戶為原住民婦女嫁給新住民後永久定居,又以魯凱族籍占大多數,其22戶是排灣族、新住民、少數其他族群和漢民族。   這些魯凱族婦女嫁入後,由於社區沒有教會,為維持信仰生活,選擇最近又語言相通的美園教會,與同族人一起聚會。1975年(民國64年),陳松得宣道師到任美園教會,亦有越來越多婦女來美園教會參加禮拜。陳松得宣道師有感於信徒往來交通不便,社區中還有眾多兒童需要關心,因此在1976年(民...

青葉教會(長老)
6R 魯凱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屏東縣三地門鄉青葉村光復巷50-1號,屬魯凱中會。   青葉村原是安息日教派,1955年(民國44年)6月賽嘉教會信徒來村佈道,村民潘阿菊等人入教傳福音,入信者漸增。10月,毛東南宣道師進駐青葉村,開始定期禮拜,成立「阿烏教會」。翌年1月開工建造禮拜堂,逐步擴建教堂,直到1958年(民國47年)6月完工,11月獻堂。1963年(民國52年)5月再籌資開工修建禮拜堂,9月竣工。其間經歷許多的傳道人,直到盧秋夫牧師來本會,並於1979年(民國68年)重建禮拜堂,1985年(民國74年)年底竣工。1989年(民國78年)排灣中會獨立出魯凱族群區會,本會改屬魯凱族區會。2010年(民國9...

美園教會(長老)
6R 魯凱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屏東縣瑪家鄉三和村美園巷24號,屬魯凱中會。   本會信徒原屬中村教會(排灣、魯凱二族合併的教會),因語言不同,經信徒和會議決定,於1962年(民國51年)11月分設魯凱教會,命名為「南村教會」。信徒籌備經費,1966年(民國55年)建堂。同年9月,開辦免費托兒所。1970年(民國59年)成立儲蓄專款,供急難救助。1979年(民國68年)聘陳金章為首任牧師。1989年(民國78年)排灣中會獨立出魯凱族群區會,本會改屬魯凱族區會。1990年(民國79年)本會更名為「美園教會」,擴建禮拜堂竣工。1992年(民國81年)設教30週年感恩禮拜。1994年(民國83年),於日新村設立「日新...

好茶教會(長老)
6R 魯凱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古茶柏安街10巷2號,屬魯凱中會。   1949年(民國38年),村民吳桂香於馬兒教會慕道入教並返村傳道。1951年(民國40年)8月,宣道師林正光派駐好茶村傳道,並開始定期禮拜,隔年5月興建第一座草屋教堂。1956年(民國45年)3月本會首次召開大會,許德謙牧師為8名信徒施洗,12月建成教堂並獻堂。翌年5月選出並設立陳素櫻、許進發為首任長老。1961年(民國50年)4月,聘請王朝賢牧師為首任牧師。1970年(民國59年)8月慶祝設教20週年紀念。1978年(民國67年)9月,本會因遷村遷移,同年11月新堂破土禮拜,1982年(民國71年)7月舉行獻堂及設教32...

佳暮教會(長老)
6R 魯凱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屏東縣霧台鄉佳暮村百合路86號,屬魯凱中會。   1953年(民國42年)10月,德文教會傳教師鄭興輝率同高俊明牧師、巴秋玲、Kege女士傳道,先後在杜大錄、麥樹位兩家聚會,由於初信者熱心傳道,有柯枝坡等21名信徒受洗,成立教會。翌年1月傳教師異動,本會無人牧會,由霧台教會牧師林正光擔任小會議長,委託霧台教會長老李古濃推行本會事工。1956年(民國45年)1月信徒增加,議決籌建新的禮拜堂,並於同年5月竣工,12月獻堂。1982年(民國71年)因全村擴建,本會亦遷至新村現址。1989年(民國78年)排灣中會獨立出魯凱族群區會,本會改屬魯凱族區會。2010年(民國99年)4月成立魯凱...

魯凱中會事務所
6R 魯凱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屏東縣霧台鄉佳暮村百合路86號3樓,屬魯凱中會。  1989年(民國78年)10月,魯凱族教會自排灣中會獨立成為「魯凱族群區會」。1999年(民國88年),本會舉辦區會成立10週年慶,翌年出版魯凱語聖詩500首,再隔年出版魯凱語的《新約聖經》。2005年(民國94年),實施魯凱語《舊約聖經》翻譯計劃。2009年(民國98年)10月,魯凱宣教60週年研討會訂定申請成立魯凱中會,同年11月舉行魯凱宣教60週年慶暨八八水災重建關懷站成立感恩禮拜。2010年(民國99年)4月,總會第55屆通常年會議決成立魯凱中會,共計17間堂會:好茶、霧台、谷川、佳暮、青葉、茂林、多納、萬山、美園、恩濃、神山...

霧台教會(長老)
6R 魯凱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屏東縣霧台鄉霧台村9鄰中山巷76號,屬魯凱中會。  1950年(民國39年),霧台村民王朝賢在三地門入教,之後赴玉山神學院就讀,當時信徒有6人,由王春木繼續傳福音。1954年(民國43年),好茶教會林正光宣道師前來霧台宣道,隔年10月正式命名為「霧台基督長老教會」,排灣中會派林正光宣道師在本會牧會。當時尙無教會,由霧台村大頭目唐水明提供自宅,作為信徒的禮拜場所。1958年(民國47年),信徒杜金盛捐獻土地,同年9月竣工並獻堂。1959年(民國48年)3月本會升格為堂會,聘請林正光教師為首任牧師。1963年(民國52年)聘請王朝賢牧師為第二任牧師。1966年(民國55年)為體念神山部落老...

谷川教會(長老)
6R 魯凱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屏東縣霧台鄉霧台村文化街126號,屬魯凱中會。   1953年(民國42年)9月達來教會長老李騰雲、赴谷川傳道,初信者有2家。1955年(民國44年)11月起定期禮拜,暫借長老宅作為臨時聚會處,並請求在村中禁地建造禮拜堂,引起村民恐懼,然而至1962年(民國51年)竣工獻堂為止期間皆平安無事,多位村民陸續入教。1989年(民國78年)排灣中會獨立出魯凱族群區會,本會改屬魯凱族區會。2010年(民國99年)4月成立魯凱中會,本會因而隸屬魯凱中會。   本會迄今(2024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林正光、謝文財、林正勝、陳武山、李天祿、王朝賢、戴淸旺、潘順貴、唐進傳、陳安家、林金...

神山教會(長老)
6R 魯凱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屏東縣霧台鄉霧台村神山巷58-1號,屬魯凱中會。   1966年(民國55年)和會通過從霧台教會分設支會,該年聖誕節由林正光牧師主持,成立「神山教會」,暫由王朝賢牧師兼任,聚會場所暫定包金治的住宅。隔年首次召開和會,選出第一任長老、執事。1967年(民國56年)12月臨時和會通過興建禮拜堂,委請丁春義設計。當時霧台公路尙未開通,所需建材需要從對面10公里遠的德文村,以人工搬運約10公噸重的細沙、卵石,再跋涉3公里遠的河川而來,最終於1970年(民國59年)竣工,2月與霧台教會共同舉行王朝賢牧師就任典禮,並召開第6屆排灣中會春季會議。同年5月成立聖歌隊,8月成立主日學校,隔年興建圖...

活水教會(長老)
6R 魯凱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桃園市楊梅區電研路188巷127號,屬魯凱中會。  本會迄今(2022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杜文榮。  本會2022年有在籍會員78名,慕道友10名。...

恩濃教會(長老)
6R 魯凱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高雄市六龜區荖濃里14鄰南橫路128巷9號,屬魯凱中會。  本會迄今(2021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鍾思錦。  本會2021年有在籍會員26名,慕道友0名。...

永生教會(長老)
6R 魯凱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高雄市苓雅區英明路258號3樓,屬魯凱中會。   1982年(民國71年)設立,2010年(民國99年)升格為堂會。為都會原住民教會,聚會場所時常變更。2018年(民國107年)為教堂募款,發行專輯《哈利路亞》,入圍第29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宗教音樂專輯獎。   本會迄今(2022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禹拉洋、安正光、沙素英、洪天德、江添貴、武小鳳、盧秋夫、杜桂月、杜文榮、洪玉虹、賴阿忠、包康平、潞娃呢、鍾詠响、嵐豹•魯撒亮、洪春發、得日賽•達分勒安。   本會2022年(民國111年)有在籍會員48名,慕道友15名。...

萬山教會(長老)
6R 魯凱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高雄市茂林區萬山里萬山巷5鄰51-1號,屬魯凱中會。   1958年(民國47年)1月,毛東南牧師率領學生組成詩歌佈道團,為萬山村民首次接觸福音的起點。1964年(民國53年)1月,多納教會宣道師巫秋炳率領聖歌隊前來傳道,同年6月開辦流動聚會,借信徒住宅作為臨時禮拜場所,是年建造臨時禮拜堂。1965年(民國54年)1月建造新教堂。1989年(民國78年)排灣中會獨立出魯凱族群區會,本會改屬魯凱族區會。2010年(民國99年)4月成立魯凱中會,本會因而隸屬魯凱中會。   本會迄今(2021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盧天武、杜桂月、得日賽•達分勒安、吳淑貞。   ...

大南教會(長老)
6R 魯凱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卑南鄉東興村5鄰東園二街52號,隸屬東部排灣中會。  1952年(民國41年)8月,馬蘭村信徒田火本常返回東興村向村民傳教,至1953年(民國42年)2月,開始借田勇住宅舉行禮拜。1958年(民國47年)9月,信徒奉獻資金建築教堂,同年12月舉行獻堂典禮,後選出第1任長老曾輝進、賴運福,第1任執事巴一心、田火本、陳吉雄。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杜風順、王福壽、潘昆山、古絹代、潘愛樺、陳俊凱、潘明雄。  本會2023年(民國112年)有在籍會員186名,慕道友121名。...

比利良教會(長老)
6R 魯凱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卑南鄉東興村東園三街205巷6弄34號,隸屬東部排灣中會。  1968年(民國57年)3月,佈道所成立,舉行設教開幕典禮,並於杜福長住宅舉行主日禮拜。1969年(民國58年)8月新建禮拜堂,12月完工,並於隔年12月舉行獻堂典禮,本會亦升格為支會。1982年(民國71年)10月建堂竣工,12月舉行落成獻堂典禮。1985年(民國74年)2月,本會升格為堂會。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潘昆山、王福壽、張生隆、古娟代、杜丸埠、蕭凱翔、邱欣慧、鄭馨儀。  本會2023年(民國112年)有在籍會員58名,慕道友30名。...

金大露安教會(長老)
6R 魯凱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村相助巷2鄰12號,隸屬排灣中會。  1943-1971年(民國32-60年)期間,本會歸屬德文教會,然而教會禮拜堂距離相助巷長約2公里,許多信徒不便參加星期三的祈禱會和主日學。1948年(民國37年),會友另建小茅屋,又在1958年(民國47年)改為鐵皮屋頂,並通過和會同意,每逢主日禮拜便在相助村舉行,但每月最後一個主日仍然前往德文教會主日崇拜,牧者及長老也輪流於主日時在相助巷舉辦聚會。  1971年(民國60年),德文教會和會通過分設佈道所,2月成立「相助教會」,11月選出第1任長執會會員。1980年(民國69年)2月重建,翌年獻堂。1982年(民國71年)11月...

  • 上一頁
  • 1
  • 2
  • 3
  • 下一頁

關於本站

  • 事典介紹
  • 編輯說明
  • 使用說明
  • 編輯團隊
COPYRIGHT 2019 @ 教育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