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版)
  • 人氣指數:362,685
  • 線上人數: 3
  • 民族檢索
      • 全部
      • 1A 阿美族 Amis
      • 2T 泰雅族 Tayal
      • 3W 排灣族 Paiwan
      • 4B 布農族 Bunun
      • 5P 卑南族 Pinuyumayan
      • 6R 魯凱族 Rukai
      • 7C 鄒族 Cou
      • 8S 賽夏族 SaySiyat
      • 9Y 雅美族 Yami
      • 10O 邵族 Thau
      • 11K 噶瑪蘭族 Kebalan
      • 12U 太魯閣族 Truku
      • 13Z 撒奇萊雅族 Sakizaya
      • 14Q 賽德克族 Seediq
      • 15L 拉阿魯哇族 Hla’alua
      • 16V 卡那卡那富族 Kanakanavu
      • 31PNP 平埔族群
      • 21PAN 泛族群
      • 41ATR 他族
  • R 信仰祭儀
      • 全部
      • Q 語言文字
      • L 生活禮俗
      • R 信仰祭儀
      • H 歷史事件
      • S 社會組織
      • P 法政經濟
      • Y 神話傳說
      • K 生活空間
      • M 物質文化
      • A 藝術文化
      • E 族群類屬
      • D 重要文獻
      • F 重要人物
      • T 考古遺址
      • G 機構社團
      • B 民族動植物
      • Ed 教育
      • Lt 文學

分類檢索:『R 信仰祭儀』, 共8筆


阿美族豐年祭
1A 阿美族 R 信仰祭儀 A 藝術文化

  阿美族豐年祭的傳統祭典因各部落的分群與遷徙歷史而有所不同。每個部落在歌曲、舞蹈數量和進行順序上各具特色,並且這些歌舞隨每年的活動安排而變動,展現出豐年祭自主多元且具有適應性的特徵。 祭祀儀式歌曲   阿美族的傳統豐年祭歌舞大致上可依不同使用情境與展現形式分為兩大類。一種為祭祀儀式歌曲,於祭典前、後或穿插於團體歌舞之間出現。通常由祭司或巫師領唱,吟誦祭詞o’lic以祈禱祭典期間平安為主題,有時會有祭祀團員和唱。此類歌曲不一定會搭配舞蹈動作,但有時祭司會定點輔以米酒點地,作為與祖靈共享豐收的意涵與溝通的媒介,或將米酒含於口中噴出,作為淨化場地之用。許多受基督宗教影響的部...

阿美族巫師祭儀
1A 阿美族 R 信仰祭儀 A 藝術文化

  阿美族里漏社的巫師祭(mirecuk)儀式每年舉行一次,由部落專職sikawasay(祭師)祭祀祭師擁有的群靈及自家祖靈、已故家人等群靈。其有其嚴𧫴且完整的結構,在不同儀式段落有其祭祀的目的及對象。由於祭祀對象不同,祭歌也會有所差異。 演唱形式   祭歌有時間及空間的禁忌,平時是不可隨心所欲演唱的,尤其不宜在世俗場域表演。必須先經Ina(媽媽級祭師),向該祭祀對象索取calay(神靈給予的無形絲線),藉著calay才可以唱出祭歌。由資深Ina呼喚神靈並請求神靈放下calay,以右手抓拉calay下來後,甩放在地上,供其他祭師一一走在地上無形的calay上,然後才可以唱出,屬於放...

Mangayaw大獵祭
5P 卑南族 R 信仰祭儀 A 藝術文化

  卑南族大獵祭為以男性為主體的儀式活動,運行於少年猴祭到大獵祭、專屬於卑南族男性的儀式歌謠,稱為〈pa’ira’iraw〉。而〈pa’ira’iraw〉在此兩個儀式中,有各自的儀式場域、不同的任務與意義。 1.少年猴祭祭歌   少年猴祭從祭典功能的角度來說,有學習、訓練之意,是少年進入成年之前的陶成訓練。因此,在入駐少年會所的每一天晚上,少年階級中的maradawan(領導階層)會邀請長老們至少年會所,教導少年們吟唱pa’ira’iraw形式的歌謠,專屬猴祭的〈vasivas〉歌謠,直到少年猴祭刺猴當天,在猴...

emayaayam婦女除草之歌
5P 卑南族 R 信仰祭儀 A 藝術文化

〈emayaayam〉是卑南族女性專屬的祭儀歌謠,主要是在卑南族小米除草儀式(misa’ur)與除草完工禮儀式(muhamud)中吟唱。而〈emayaayam〉在此兩個儀式中,有著各自的儀式任務與意義。此歌謠是卑南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歌曲。 小米除草儀式   在過去,小米田是散落在部落外的四周平地或山丘,婦女除草團是到部落外工作,在田裡分工合作,完成除草、剔苗的任務。因為除草、剔苗需要長時間與耐心,婦女們在除草團領導(kemakezeng)的帶領之下,從傳令、集合訓誡、然後到田裡展開如競賽般的團結合作工作。依照領導的指示,除草團分成數列、沿著田地,開始除草的工作。在工作期...

mayasvi戰祭
7C 鄒族 R 信仰祭儀 A 藝術文化

戰祭祭歌   mayasvi戰祭的音樂特徵,莊嚴、肅穆、隆重,樂曲拍節配合部落組織階序進行前後擺動與步伐移動。 祭典流程中演唱歌曲    mayasvi戰祭舉行之前需整理男子會所的聖物、修建會所屋頂以及準備祭典使用的物品,婦女協助戰祭所需之祭品,例如釀酒、糯米糕等,而男子則前往獵區路徑除草,這條路徑也稱為「出征之路」,象徵出征、行獵順利。   鄒族戰祭mayasvi分為6個階段:重建會所祭/修建會所祭(e’kubi/pa’vahi)、正典(meesi)、路祭(topano)、家祭(yuekukuyungʉ)、歌舞祭(pespak&rsq...

paSta'ay矮靈祭
8S 賽夏族 R 信仰祭儀 A 藝術文化

祭歌音樂特色   賽夏族矮靈祭以朱姓(titiyon)為主祭,祭歌共有16首(章),每一首均以ka:iaenapae’ ka(以……為題;唱起)再加上一種植物名為開頭第一句。植物名尾音與那一首每句的押韻有關,都是賽夏族生活周遭的植物。據胡台麗統計,除了每首祭歌的第一句,加上散見於歌詞中的植物,共出現有27種。北賽夏族人並在祭場周圍,種上了矮靈祭歌中的植物。 1. 旋律   矮靈祭歌的首數與旋律首數並不一致,且每一首又分成若干節,每節除了用以押韻的植物名稱會有所變化,甚至會有同一首不同節,使用不同旋律的狀況。另外還有不...

lus'an祖靈祭
10O 邵族 R 信仰祭儀 A 藝術文化

祭歌   Pariqaz的詞根是「riqaz」,意思是「看」,前面若加上具有使役/命令意涵的前綴詞pa-,則意思轉變成「做出/演出/展示給大家看」,是由動詞轉化出來的名詞。邵族人說「itia sa Pariqaz itia sa shashaila(有Pariqaz有展演)」,「uka sa pariqaz uka sa shashaila(沒有Pariqa沒有展演)」,關鍵詞shashaila的意思是演戲:演出給家人看、演出給本氏族的人看、演出給其他的族人看,更重要的是要演出給眾祖靈看,...

miatugusu聖貝祭
15L 拉阿魯哇族 R 信仰祭儀 A 藝術文化

聖貝祭演唱曲目   聖貝祭為拉阿魯哇族最重要的祭典,而聖貝祭祭歌的歌唱則是支撐祭典運作、展現祭典精神的重要活動。拉阿魯哇族的祭歌很早就出現在文獻中,佐山融吉在《蕃族調查報告書 第三冊》,完整記錄雁爾社miatungusu(聖貝祭)的歌詞,並詳述祭典中的歌舞運作。拉阿魯哇族耆老游仁貴在《南鄒族民歌》當中敘述,聖貝祭的歌謠,從祭儀開始到結束,一共需唱8首專屬的祭歌,連成一套組曲,其順序分別為:1.〈luua likihli〉(薯榔)──屬於排剪社的祭前歌,2. 〈malalalangu〉(準備歌)──屬於美壠社的祭前歌,3. 〈miatungusu〉(...

關於本站

  • 事典介紹
  • 編輯說明
  • 使用說明
  • 編輯團隊
COPYRIGHT 2019 @ 教育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