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版)
  • 人氣指數:111,985
  • 線上人數: 2
  • 民族檢索
      • 全部
      • 1A 阿美族 Amis
      • 2T 泰雅族 Tayal
      • 3W 排灣族 Paiwan
      • 4B 布農族 Bunun
      • 5P 卑南族 Pinuyumayan
      • 6R 魯凱族 Rukai
      • 7C 鄒族 Cou
      • 8S 賽夏族 SaySiyat
      • 9Y 雅美族 Yami
      • 10O 邵族 Thau
      • 11K 噶瑪蘭族 Kebalan
      • 12U 太魯閣族 Truku
      • 13Z 撒奇萊雅族 Sakizaya
      • 14Q 賽德克族 Seediq
      • 15L 拉阿魯哇族 Hla’alua
      • 16V 卡那卡那富族 Kanakanavu
      • 31PNP 平埔族群
      • 21PAN 泛族群
      • 41ATR 他族
  • G 機構社團
      • 全部
      • Q 語言文字
      • L 生活禮俗
      • R 信仰祭儀
      • H 歷史事件
      • S 社會組織
      • P 法政經濟
      • Y 神話傳說
      • K 生活空間
      • M 物質文化
      • A 藝術文化
      • E 族群類屬
      • D 重要文獻
      • F 重要人物
      • T 考古遺址
      • G 機構社團
      • B 民族動植物
      • Ed 教育
      • Lt 文學

分類檢索:『G 機構社團』, 共817筆


南溪教會(長老)
1A 阿美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長濱鄉三間村南溪路11號,隸屬東美中會。  1950年代,長濱鄉阿美族人每週前往張員部落聚會禮拜,因路途遙遠,徐吉丸、李再奧、蘇信產、宋木火等人協議,於1952年(民國41年)集資建立茅草屋頂木造禮拜堂,定名為「南溪教會」。當時有南溪部落的阿美族、布農族人共同聚會,並由駱先春牧師牧會。然而因講道、聖詩內容多採用阿美語,布農族信徒另行分設「南山教會」。  2019年(民國108年)舉行設教70週年感恩禮拜。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徐吉丸、張阿喜。  本會2019年(民國108年)有在籍會員14名,慕道友0名。...

下馬教會(長老)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海端鄉霧鹿村下馬5鄰1號,隸屬布農中會。  1949年(民國38年),胡文池牧師(Husung)來到下馬部落傳教,向王德旺一家28人傳講教義。1951年(民國40年)4月,劉傳牧師(Taliban)亦來到部落宣揚福音,王德旺一家決定接受基督信仰,並奉獻自宅作為禮拜堂;12月,黃順利牧師(Talima)也前來傳道。  1957年(民國46年)12月,本會第1次建堂,信徒就地取材,以木材建造、屋頂覆蓋茅草、牆壁以桂竹圍成、以桂竹製作座椅。1965年(民國54年)第2次建堂,信徒從約1,000公尺深的河流搬運砂石,再從距離約10公里的新武村運回水泥。1977年(民國66年)第3次建堂,...

永福教會(長老)
1A 阿美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長濱鄉竹湖村永福路49號,隸屬東美中會。  1953年(民國42年),李金龍來到竹湖村(現永福部落)傳教,初期信徒為張林加走夫婦。1955年(民國44年),張萬鐘宣道師來到本部落傳教,並在張林加走住宅舉行多次聚會,此時信徒戶數增至18戶,眾人決議新建茅草屋禮拜堂。1956年(民國45年),教會經濟好轉,因此購買一塊山坡地,藉種植香茅草來補充教會的經費。  1957年(民國46年),黃良生宣道師來到本會牧會,此時原有的茅草屋禮拜堂已有漏雨問題,議決重建禮拜堂。但是教會經費有限,只能建成木造禮拜堂。隨後由范榮長老、張阿喜宣道師、林一郎宣道師牧會,任內舉辦音樂佈道會、培靈會,藉此振興教...

霧鹿教會(長老)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海端鄉霧鹿村霧鹿1鄰15-3號,隸屬布農中會。  1949年(民國38年),胡文池牧師來到霧鹿村傳道。1951年(民國40年),劉傳、古中山也來到本村傳教。當時信徒只有邱元登,在他協助傳教下,村中信徒增加至40名。起初信徒搭建竹造臨時教堂,隨後在1962年(民國51年),信徒奉獻5000元建成木造教堂。後來大部分信徒下山遷入關山鎭,改加入當地教會,本會信徒僅剩下幾戶留守當地。1983年(民國72年)11月,建成水泥平房禮拜堂。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蘇文修、邱德桂、王有道、古長庚、邱冬德、余光榮、宋坤龍、溫光亮、金春惠。  本會2020年(民國109年)有在...

南湖教會(長老)
1A 阿美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長濱鄉竹湖村南竹湖18鄰38號,隸屬東美中會。  1949年(民國38年),於重安教會牧會的楊賢造牧師來到竹湖村(現巴卡拉阿茲部落)傳教,當時有周鳳桂、周春里、張打不3戶入信,於是成立「南湖教會」。不到1年,信徒便在下部落建立簡易的茅草屋教堂,聘請陳金龍駐堂牧會。陳金龍宣道師辭職後,又聘張天成宣道師任牧。  1953年(民國42年),本會遷到上部落(現址),再建第2間茅草屋教堂。當時為了教會遷移問題,張天成宣道師飽受部落族人責難,卻仍順利完成建堂工作。張天成宣道師離任後,先後有張正義、張阿喜、林萬春等宣道師駐牧。1969年(民國58年),建立新禮拜堂,由林鏡華傳道師牧會。1982...

加樂教會(長老)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海端鄉加拿村加樂3鄰30號,隸屬布農中會。  1949年(民國37年),加拿村已有少數信徒在舉行家庭禮拜,約1年後,胡文池牧師來到加拿村傳教,並以茅草屋搭蓋第1所教堂。隨後胡文池牧師派任到關山山地鄉教會服務,並翻譯布農族語聖經。  起初,居住在加樂部落的信徒必須徒步約3公里前往加拿教會,往返需要涉水,非常不便。1969年(民國58年),加樂部落信徒人數漸增,議決於加樂部落分設教會,並以茅草建堂,設立「加樂教會」,由馬文達牧師兼任牧養本會。  1971年(民國60年),重建水泥禮拜堂,10月獻堂。1991年(民國80年),田正義傳道派任至本會,著手推動重建新堂。1993年(民國82...

長光教會(長老)
1A 阿美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長濱鄉長濱村長光路21鄰67號,隸屬東美中會。  1946年(民國35年)12月,朱阿生、陳志豐來到長濱村傳教,時遇天寒,就在部落集會所點起營火召集村民,為村民首次聽到基督教義。1947年(民國36年),總會山地傳道會派駱先春牧師來東部巡迴宣教,引領劉萬耀等數位村民入信,成為本會第1代信徒。1948年(民國37年)2月,總會山地傳道會派楊賢造駐本村傳道,入信者日增,為聚會所需,劉萬耀出租自家作為聚會處所。  1948年,楊賢造牧師調任博愛教會,信徒深感有必要自立聚會所,幸得劉萬耀奉獻土地,便在現址搭建小型竹造聚會所,當時信徒數已有10戶,共計50人。1950年(民國39年)10月...

永康教會(長老)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延平鄉永康村5鄰90-1號,隸屬布農中會。  1966年(民國55年),胡文池牧師來到永康部落傳教,沈金標牧師協助開拓傳道事工,初期沒有固定場所聚會,輪流在信徒家中聚會,後來才有胡黃珠蘭、Talima提供自家作為聚會禮拜所。當時有來自南投的信徒伍阿文、全阿路,來到永康部落附近傳教,令部落增加約20位教友。某年颱風土石流沖毀永康部落,萬幸並沒有波及教會,布農中會派王清好傳道師前來協助教會各項事工。當時教會建造木造臨時教會,為本會第1間固定聚會的教堂。  1971年(民國60年),天主教占用永康教會的建地,但信徒仍堅持聚會。武陵教會得知後,前往瞭解情況,決定不與天主教徒爭奪場所,轉而...

八桑安教會(長老)
1A 阿美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長濱鄉寧埔村白桑安路44號,隸屬東美中會。  1950年(民國39年),楊吉丸傳道來到寧埔村傳教,並以信徒李龜流住宅作為集會所;後有黃良生宣道師陸續來村內傳教,信徒漸多。1953年(民國42年)2月,建立茅草屋頂木造禮拜堂,由林一郎宣道師牧會。1962年(民國51年)4月,改建禮拜堂。1968年(民國57年),中會派任朱瑞宗擔任本會傳道人。1974年(民國63年)10月,建立教會,定名為「白桑安教會」,隸屬阿美中會。1992年(民國81年)東美中會成立,本會改屬東美中會。  本會原名「白桑安教會」,現更名為「八桑安教會」,確切改名年代不詳。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

紅葉教會(長老)(布農中會)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延平鄉紅葉村4鄰103號,隸屬布農中會。  1948年(民國37年)2月,由胡文池牧師、隨身翻譯木下(Kinositaistanda)進入山區延平鄉傳道。當年在延平鄉傳教時,大多利用夜間,進入紅葉部落時,他們利用國民學校的教室作為傳教據點,佈道兩晚便有40人參與。當地青年邱德明牧師(Aziman Takisvilainan)感動於胡文池所傳教義,便前往玉里教會,參加1949年(民國38年)1月的布農族文字和基督教教理講習會,由胡文池、駱先春、江天順、陳惠昌等4位牧師主講。學成後便回鄉向村民傳道。  1949年(民國38年)3月,紅葉部落初次設立聚會所,以茅草搭建而成,地...

樟原教會(長老)
1A 阿美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長濱鄉樟原村樟原67-1號,隸屬東美中會。  1948年(民國37年),太俱來教會的林金隆長老,陪同林川明牧師前來樟原村傳教,引領章富貴入信,為村中首位信徒。隨後又有徐吉丸從花蓮遷居南溪,時常往返樟原村傳教,陸續引領胡存忠一家、王文財、李金安、蘇鼎榮、陳省財、陳太平、曾聰賢、陳秀香、陳美玉等人入信,成為本會第1代信徒。  1949年(民國38年),信徒借用胡存忠、許月雲住宅作為禮拜聚會所,此後信者日增。隨後,陳太平奉獻土地,先是建設可容納20-30人的禮拜堂,再計劃擴建為可容納100人。當時信徒已有10戶共計40多人,其中又以青年人占多數。1952年(民國41年)10月,禮拜堂竣...

巴喜告教會(長老)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6鄰123號,隸屬布農中會。  1950年(民國39年),關山教會的胡文池牧師召集布農族青年,教導他們布農族羅馬字、福音、詩歌,並從中挑選幾位年輕人,分散各地傳教。之後胡牧師更帶著劉傳(Taliban)、黃順榮(Husung)、黃順利(Talima)、邱登德(Aziman)、張旺(Laung)、邱德明(Aziman)來到桃源村、紅葉村傳教。然而,桃源村的傳教工作遭遇村長和部分村民極力反對,不僅威脅攻擊傳教人,村民更到信徒家中挑釁威脅。林順勇(Dahu)長老對此記憶尤深,已退休的林麗珠(Abus)長老當時年僅6歲,但是基督徒被迫害的遭遇仍歷歷在目。  基督教在桃源村的傳...

瑞源教會(長老)
1A 阿美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鹿野鄉瑞源村瑞景路二段147巷18號,隸屬東美中會。  1953年(民國42年),關山教會的卓信經(音譯)前來瑞源村傳播福音。當時村中以務農為主,居民生活純樸,又適逄戰後初期,鄉間信心未開,致使傳教工作難以推展。卓信經帶領瑞源村民劉勝富('Osing),前往關山教會參加聚會,之後劉勝富帶著全家人再次前往,並在關山教會受洗入,隨後更積極投入教會事務,並提供自己的住所作為聚會處,建立本會。  1954年(民國43年),羅添財宣道師在鹿野區巡迴傳道,後來由劉勝富等人持續推動傳教。1995年(民國84年),顏約翰牧師受派擔任本會小會議長,並帶領馬蘭教會信徒開辦戶外佈道會。1997年(民國...

利稻教會(長老)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東縣海端鄉利稻村2鄰31-1號,隸屬布農中會。  1949年(民國38年),Bukun從關山的診所醫生聽說基督信仰,故事吸引海端一帶的布農族人,激起他們對基督教的興趣。Bukun回到利稻村後便說給家人聽,後來他的妻子Saidu、Valis、Apin結伴到關山來聽故事,若遇颱風或其他無法下山的時候,他們便聚集在Bukun的家裡唱詩、禱告。這就是利稻教會的開端。  起初聚會地點選定Bukun的住家,儘管當時信徒聚會常受到部落居民排斥,信徒仍堅定信仰。後來因聚會人數增長,信徒改前往Aziman家中柴房,足可容納15人聚會。1956年(民國45年)前往,聚會所無法容納不斷增加的信徒,Nabu奉...

北源教會(長老)
1A 阿美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策河鄉北源村順那路51號,隸屬東美中會。   1954年(民國43年),長老教會信徒林金山從富里鄉永豐村(現豐南村)遷至北源村(現順那部落)。起初引領李良妹一家入信,並以自宅作為臨時聚會所,與林文雄成立信仰造就班,邀請駱先春牧師來村講道。當時信徒人數約有7戶,共計40人。   1958年(民國47年),信徒建蓋茅草屋禮拜堂,由新港教會的林川明牧師負責牧養,並委任林金山、林文雄為長老,李貞信、李文啟、李武勇3人為執事。之後由張一民帶領信徒主日禮拜,期間羅正義、李學盛、黃良生、高孫來等牧師時常關懷本會。   1960年(民國49年),信徒增長至60人,由於草屋不堪使...

花布教會(長老)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花蓮縣花蓮市國強里豐村23-33號,隸屬布農中會。  1976年(民國65年),來自花東布農族的姐妹在門諾醫院工作,在林明武牧師、師母江石山的帶領下,於1979年(民國68年)成立Lamis團契,召集家庭聚會,約有10幾位布農族信徒齊聚禮拜、奉獻。1985年(民國74年),林明武牧師病逝後,由沈德來牧師繼續開拓事工。1986年(民國75年),Lamis團契更名為布農團契。1987年(民國76年),每主日上午固定於余秀碧住家舉行禮拜,後又租借東中美崙長老教會,並改於下午聚會。1988年(民國77年)8月,成立「花布佈道所」,起初於沈德來牧師的住宅聚會,隔年3月遷移到義工學校禮拜堂。布農中...

德高教會(長老)
1A 阿美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關山鎮德高里16鄰東庄75號,隸屬東美中會。  1950年(民國39年),花蓮富里鄉馬里旺部落(Maliwang)一對夫婦Komod、Nakaw,來到德高部落傳教,隨後又有豐南教會的信徒Ngayaw、Takar接續傳教。但當時本地原住民排斥基督教,初期無人入信。之後陸續引領范順來一家、游清溪(Alamo)一家,以及徐德華、游秀春夫婦入信,相繼又有7戶信仰基督教。  早期暫借范順來居所作為聚會場所,1952年(民國41年)建造第1間竹造禮拜堂,1954年(民國43年)再建第2間木造禮拜堂。總會山地宣道會派Koysing駐牧本會1年,隨後又派Cilo宣道師、Fanur宣道師分別駐牧2...

中平教會(長老)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花蓮縣卓溪鄉太平村中平8鄰8-1號,隸屬布農中會。  中平教會的福音拓荒約在1953年(民國42年)開始,當時於母會中興教會任長老職的Taupas Daingaz(田定義牧師的父親)其妻Abus,到中平部落向其同氏族Tiang Tanapima,藉著Tiang娶部落溫阿桃(Palaqu-Takisvilainan)必須歸信耶穌的嚴謹教規,首先把信仰傳給這對新人。自從Tiang與Palaqu結婚後,便不辭勞苦徒步到上部落中興教會參加禮拜及各項聚會,探視部落生活困阨的家庭與親友,帶領5戶信主(Ali-Itik、Nigku-Nising、Tanaulan-Maital、A...

港口教會(長老)
1A 阿美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六鄰87號,隸屬東美中會。  1945年(民國34年),美籍宣道師、宋正清牧師來到港口村傳教,警員陳寶接受基督信仰,亦邀人來信,並誠心帶領聚會。1954年(民國43年),信徒增至50餘名,議決興建可容納50餘人的禮拜堂。1956年(民國45年),舉行臨時信徒大會,選出首任長老陳德勝、蕭安正,首任執事林榮春。1961年(民國50年),長光教會關懷本會事工,常派長老帶領聚會,會友不致流散。同年12月,由於教會事工所需,由黃松清宣道師受派擔任本會第1任牧者。2年後,黃松清宣道師調任至大俱來教會,本會申請派牧者領會,此後牧會者有鍾光照、查昌枝、張英華、葉金生、張富田、林東益等...

中興教會(長老)(布農中會)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花蓮縣卓溪鄉太平村中興13鄰62號,隸屬布農中會。  日本時代,太平村青年李春山(Bukun),擔任教育所(當時的國小)代課老師,後派到清水教育所服務。他在該校認識一位日籍基督徒老師,因此接觸到基督教。戰後,李春山回到本村傳教,後來影響溫阿吉、溫阿朝。溫阿朝前往山里、崙山、玉里、關山等教會找牧師問道,回來後熱心傳道,引領李阿賢一家信仰基督教。由於太平村沒有聚會禮拜的地點,每主日溫阿朝帶領幾位信徒長途跋涉至鄰近的玉里教會參加禮拜。東部中會山地部長胡文池牧師得知本村有幾位基督徒,便親自前來開佈道大會。同時派遣高幸人、田光明、沈金標、江清金、高玉枝,田貴興等宣道師,輪流在部落中協助傳道工作。...

  • 上一頁
  • 13
  • ...
  • 15
  • 16
  • 17
  • 18
  • 19
  • ...
  • 21
  • 22
  • 下一頁

關於本站

  • 事典介紹
  • 編輯說明
  • 使用說明
  • 編輯團隊
COPYRIGHT 2019 @ 教育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