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版)
  • 人氣指數:1,015,983
  • 線上人數: 17
  • 民族檢索
      • 全部
      • 1A 阿美族 Amis
      • 2T 泰雅族 Tayal
      • 3W 排灣族 Paiwan
      • 4B 布農族 Bunun
      • 5P 卑南族 Pinuyumayan
      • 6R 魯凱族 Rukai
      • 7C 鄒族 Cou
      • 8S 賽夏族 SaySiyat
      • 9Y 雅美族 Yami
      • 10O 邵族 Thau
      • 11K 噶瑪蘭族 Kebalan
      • 12U 太魯閣族 Truku
      • 13Z 撒奇萊雅族 Sakizaya
      • 14Q 賽德克族 Seediq
      • 15L 拉阿魯哇族 Hla’alua
      • 16V 卡那卡那富族 Kanakanavu
      • 31PNP 平埔族群
      • 21PAN 泛族群
      • 41ATR 他族
  • G 機構社團
      • 全部
      • Q 語言文字
      • L 生活禮俗
      • R 信仰祭儀
      • H 歷史事件
      • S 社會組織
      • P 法政經濟
      • Y 神話傳說
      • K 生活空間
      • M 物質文化
      • A 藝術文化
      • E 族群類屬
      • D 重要文獻
      • F 重要人物
      • T 考古遺址
      • G 機構社團
      • B 民族動植物
      • Ed 教育
      • Lt 文學

分類檢索:『G 機構社團』, 共819筆


思窪撒爾教會(長老)
12U 太魯閣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花蓮縣卓溪鄉立山村1鄰立山7號,隸屬太魯閣中會。   1935年(昭和10年),Maray Lawcih、Piring Lawcih受富世村的陳三良長老引領入信,當時被日本政府從天祥村遷移至立山村(現址)。1937年(昭和12年),Maray Lawcih向親友傳道,有葉保進、鄧有義、鄧清吉、李谷員等全家皈依基督教,之後陸續向其他族人傳教,吸引不少人參加聚會,然而卻被日本政府察覺,被處以刑罰、罰役,嚴格禁止傳教活動,卻仍有許多村民不懼前來參加聚會。1943年(昭和18年),姬望暗中潛入本村勉勵信徒,堅強信仰。   1945年(民國34年),戰後...

長樂教會(長老)
3W 排灣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屏東縣滿州鄉長樂村大公路46之10號,隸屬排灣中會。   1955年(民國44年)4月,部分達來教會的會友遷移旭海村,在當地搭建簡易的禮拜堂,命名為「旭海教會」。1962年(民國51年)4月更名為「東海教會」。1976年(民國65年),由於政府選址旭海建設研究機構(中山科學研究院),部落居民分散各地,部分信徒遷到長樂村並定居下來,隨後舉行聚會禮拜,期間約有3年輪流在信徒家中聚會。1980年(民國69年)1月,信徒決定購地建堂,並於同年12月獻堂,命名為「長樂教會」並沿用至今。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洪阿水、葉鳳英、許松、江添貴、高望喜、法法吾妮.拉樂...

牛眠教會(長老)
31PNP 平埔族群 G 機構社團

  位於南投縣埔里鎮牛眠3巷14-5號,隸屬台中中會。   1872年(同治11年),村人潘迦包因眼疾久久不癒,在愛蘭人潘開山武干的介紹下,前往台南接受馬雅各醫治,因此入信。潘迦包後來與潘開山武干引領李豹傳道師前來埔里社。李豹在愛蘭召集聚會禮拜,潘迦包則在牛眠佈道,當時信徒有11人。   1873年(同治12年),敎師會補助開設敎會的租屋經費,由李豹擔任本會的首任傳敎師。1906年(明治39年),因信徒漸增,禮拜場地過小,另擇地建第二所禮拜堂。1948年(民國37年),日軍占據禮拜堂作為伙食營地,導致禮拜堂面目全非,因此重建第三所禮拜堂。1969年(民國58年),新建第四座禮拜堂,...

道賽教會(長老)
14Q 賽德克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花蓮縣卓溪鄉立山村16鄰山里70號,隸屬太魯閣中會。   1937年(昭和12年),富世村BaKan-Yuhaw來到立山部落傳教給Ubus-Daxa,引領李忠雄、Umin-Sinuy、Labi-Iwal等人入信,他們曾去參加富世村的聚會,也曾與姬望祕密聚會。由於信徒人數日漸增加,被日本警察發現而強迫改信神道教,但基督徒仍祕密繼續聚會。姬望女士亦於1943年(昭和18年)來到本部落,勉勵信徒堅定信仰。   1945年(民國34年),戰後本村信徒已經增加60餘名,信徒決定自建聚會所,取名為「山里聚會所」,歸屬玉里教會。1950年(民國39年),修建並遷移教會。1960年(民國4...

瑪家教會(長老)
3W 排灣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屏東縣瑪家鄉(村)瑪卡扎亞街6巷7號,隸屬排灣中會。   1949年(民國38年),馬兒教會派遣白萬年來瑪家村傳教,最初有40餘名信教。1951年(民國40年)5月,宣道師林泉茂入駐本村,開始定期禮拜。隔年1月在信徒集資奉獻下開始建堂,8月竣工,11月獻堂。1961年(民國50年),重建磚造禮拜堂,隔年7月獻堂。1979年(民國68年)重建鋼筋水泥禮拜堂,1985年(民國74年)2月舉行宣教30週年暨新建禮拜堂獻堂典禮。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邱芳榮、孫子光。   本會2023年(民國112年)有在籍會員155名,慕道友64名。 &nbs...

大社教會(長老)
31PNP 平埔族群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中市神岡區豐社路122巷28號,隸屬台中中會。   1871年(同治10年),烏牛欄社人潘開山武干打獵時受傷,因傷勢嚴重而前往外地求醫。途中住宿大社女婿潘純熙的家中,經介紹後前往台南,在馬雅各醫生(Dr. James L. Maxwell)的治療下痊癒。期間,潘開山武干聽聞李豹傳道師講道而信教;後來返回愛蘭,不僅向身邊親友傳道,也以茅草屋作為禮拜聚會所,將基督信仰傳至牛眠、守城份、大湳白葉仔坑等地。同年9月,李庥牧師(Rev Hugh Ritchie)前往大社,以「耶穌聖教」之名設立教會。   1872年(同治11年),李...

崙太教會(長老)
12U 太魯閣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花蓮縣卓溪鄉崙山22號,隸屬太魯閣中會。   1932年(昭和7年),何吉林、伊冊享、徐阿龍3人到天祥下方匯流處挖金礦時,遇見同族人Yudaw-Watan(別名為扳谷)。Yudaw-Watan起初因姬望傳教而入信,並在部落裡祕密主持聚會。3人受邀請參與聚會後決定入教,回家後將基督信仰分享給王秀英、歐考妹,日後5人多次展開祕密聚會向族人傳教,許多族人決心入教。1942年(昭和17年),部落遭遇大水災,致使部分居民遷移至崙山,仍持續在日本政府禁教壓力下宣揚福音,召集祕密聚會。   1945年(民國34年),戰後政府不再禁止宗教,本村信徒逐漸增至160名。1946年(民國35年)...

中村教會(長老)
3W 排灣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屏東縣瑪家鄉三和村三和巷32號,隸屬排灣中會。   1954年(民國43年),筏灣、好茶、三地等鄕教會信徒前往隘寮溪墾荒,5月搭建草房作為禮拜堂,開始定期禮拜。教會傳道黃素娥常來傳教,當地未信者也入教。信徒的生活逐漸穩定後,便籌集資金建造磚造禮拜堂,並於1961年(民國50年)6月獻堂。   本會原名「移住他教會」,因分設出南村教會、北村教會,更名為「中村教會」並沿用至今。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洪天德、許別江、戴清旺、王阿財、陳安家、蔡茂申、白德明、塔卡納夫.璟榕、彼娜得.斐寧、孫子貴、壹喬.法之山。   本會2023年(民國112年)...

鯉魚潭教會(長老)
31PNP 平埔族群 G 機構社團

  位於苗栗縣三義鄉鯉魚村上山下39號,屬新竹中會。   1871年(同治10年),有遷家至埔里愛蘭的村人狩獵時,不慎被自己獵槍射中了,傷勢嚴重,經人介紹後前往台南由馬雅各醫師治療,期間聽聞講道。痊癒回來,就到內城(即今鯉魚潭)向同族人傳道。後再請甘為霖牧(Rev. W. Camp-bell)為潘阿屘、潘阿李斗歪潘蚋下等三人施洗,並在內城蓋茅屋為禮拜堂。陸續有施大衛、巴克禮、塗為霖、宋忠堅、梅監務康德烈等宣教師來傳教。   1904年(明治37年),台北中會成立,移屬北部教會管轄。   1942年(昭和17年),教堂遷至潘阿登長老屋後。   1956...

合一教會(長老)
12U 太魯閣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花蓮縣新城鄉北埔村北埔路90號,隸屬太魯閣中會。   2018年(民國107年)11月,太魯閣中會舉辦「合一教會設教感恩禮拜」。合一教會的前身是砂卡礑教會,牧師哈尤.尤道牧會時,以成為「傳福音、植堂」的教會為目標,重視對外宣教。2008年(民國97年)成立花蓮都原小組,並安排教會長老陳愛玉帶領。原先小組成員會在禮拜日回到部落禮拜,但隨著會友年長、交通不便、小組人數日益增多等考量下,小組決議在禮拜日下午借信徒李清文家中禮拜。   2010年(民國99年),小組租借芥菜種會位於北埔村的場地聚會。2014年(民國103年),砂卡礑教會小會通過,小組成為砂卡礑教會附屬北埔福音中心。...

玉泉教會(長老)
3W 排灣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屏東縣瑪家鄉三和村玉泉巷20號,隸屬排灣中會。   1953年(民國42年),來自霧台、三地、瑪家3個鄕的居民先後遷至三和村。當中的基督徒暫借馮寶成(曾任屏東縣議員)的住宅作為臨時聚會所。本會原屬中村教會,1968年(民國57年)6月經和會議決,為服務老弱婦孺,分設「北村聚會所」,開始定期禮拜。1970年(民國59年)小會議長許別江牧師主持新堂破土禮拜,1972年(民國61年)2月排灣中會派林泉茂牧師主持獻堂,命名為「玉泉教會」。   1973年(民國62年)1月,兼任傳教師王阿財逝世,林泉茂牧師繼任。隔年7月續建2樓禮拜堂。1975年(民國64年)3月,本會升格堂會,排灣...

西林教會(長老)
12U 太魯閣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花蓮縣萬榮鄉西林村5鄰74號,隸屬太魯閣中會。   1933年(昭和8年),姬望在上來萬自宅祕密傳教時,莊文才亦前來參加聚會,回村後將基督信仰傳給親友,並引領黃玉蘭、徐送妹、黃柄蘭、黃美蘭等人入信。眾人持續向親友傳教,入信者漸增。自1937年(昭和12年)起,日本政府嚴加取締基督教,並禁止隨意出入部落,但是信徒仍暗中舉行祕密聚會。   1945年(民國3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本村信徒已經超過70名,隨即建造臨時的竹茅屋佈道所。1965年(民國54年),改建為鋼筋水泥教堂,於1969年(民國58年)舉行獻堂典禮。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莊文才...

北葉教會(長老)
3W 排灣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風景巷47號,隸屬排灣中會。   1951年(民國40年),高華夏宣道師前來舊北葉村佈道,當時只有其胞姊高影鳳入信。1953年(民國42年),由於隨村遷至水門村,信徒增加緩慢,2年後始有定期禮拜,暫借潘永龍家中作為臨時聚會所。1955年(民國44年),聘任宣道師王阿財為首任駐牧,聚會人數增為35名。   同年有高彩鳳、謝玉梅受洗,隔年有潘永龍等2人受洗,再隔年又有葉順義等4人受洗。1958年(民國47年),柳實等4人受洗。   1958年(民國47年),信徒奉獻建堂基金,正式向台糖公司購地,隨後選出長老:葉順義、潘恩永,執事:高明義、潘永龍、蔡愛香、...

清溪教會(長老)
12U 太魯閣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花蓮縣萬榮鄉西林村11鄰192-1號,隸屬太魯閣中會。   1993年(民國82年)3月,原任西林教會的長老高梅玉,受到長老總會「十一增長運動」、韓國基督教的影響,帶領全家近10人信教,並推動下部落第五社區的親朋好友參加聚會。1993年(民國82年)7月,莊文才牧師召開臨時會,任命高梅玉等數位同工擔任幹部、管理財政,由高梅玉擔任召集人。1993年(民國82年)12月,臨時幹部議決向中會申請設立教會,經中會准予設立,於是在隔年1月由中會議長張武火牧師主持,本會正式成立,定名為「清溪教會」。1995年(民84年)8月,召開臨時大會,通過建堂的議案。1996年(民國85年)1月,高梅玉...

佳義教會(長老)
3W 排灣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屏東縣瑪家鄉佳義村76號,隸屬排灣中會。   1952年(民國41年)4月,鄰村凉山教會的曾龍學常前來佈道,另外又有從瑪家教會遷居本村的信徒吳金碧等人傳教,逐漸有村民慕道並接受福音。同年8月,少數婦女開始定期禮拜,在信徒共同經營下,信徒與日俱增,教會日益發展,信徒建蓋第1所臨時禮拜堂。後來因信徒日增,禮拜堂不堪使用,1955年(民國44年)6月,動工興建磚造禮拜堂及牧師館,並於8月完工,10月舉行獻堂典禮。1961年(民國50年)1月,信徒大會決定捐獻重建禮拜堂,6月竣工,10月舉行獻堂典禮暨設教10週年感恩禮拜。1982年(民國71年)重建2層牧師館,同年7月聘請林建二牧師為第...

見晴教會(長老)
12U 太魯閣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花蓮縣萬榮鄉見晴村64號,隸屬太魯閣中會。   1942年(昭和17年),見晴村村民Jiyan-Bakan(黃清太牧師的父親)赴水源村,探視嫁給Paydang-Watan的長女Iyang-Jiyan,首次接觸由姬望傳揚的基督教,後來向兒子Sring-Jiyan(黃清太牧師)透露,於是Sring便抽空前往卡來萬(今嘉里村)向姬望請益,隨後將基督教義帶回見晴部落並傳開,因而招致日本警察的注意。1944年(昭和19年),日本警察駐西林派出所的本田部長,命令部落信徒到見晴派出所偵訊,信徒飽受拷打,被迫賤踏馬利亞聖像。當時受迫害的信徒有:Taykung-Harung、Jiyan-Bakan...

排灣教會(長老)
3W 排灣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屏東縣瑪家鄉排灣村1鄰7號,隸屬排灣中會。   1951年(民國40年),高華夏牧師前來佈道,福音首次傳入筏灣村。首位接受福音的信徒是邱信義,後來陸續有邱聚盧、杜仙女、周福娘、劉月眉等人陸續入信。不久後開始舉行定期禮拜,同年3月開始建造禮拜堂,9月完工獻堂,原先命名為「筏灣教會」。1974年(民國63年)舉村遷居,先是暫遷至佳義公共造山地,在高華夏牧師率領佳義信徒,提供人力和建材的援助下,於1976年(民國65年)再次遷到新筏灣池並定居下來。本會經洪三貴長老借讓土地,得以搭建臨時教會。   本會原名「筏灣教會」,1987(民國76年)年更名為「排灣教會」。   本會迄...

利華教會(長老)
12U 太魯閣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花蓮縣萬榮鄉明利村2鄰27-2號,隸屬太魯閣中會。   本會的信徒來自馬太鞍部落的明利教會、萬榮教會(現魯巴斯教會),由於前往教會的路程遙遠,交通不便,1970年(民國59年)經信徒商議,開始在利華集會,由長老負責教會事工。1972年(民國61年),明利教會、萬榮教會向太魯閣中會申請分設佈道所。然而因經濟困難,在花蓮港教會長老梁阿標供給木材下,得以在1976年(民國65年)建成禮拜堂,取名為「利華佈道所」。1980年(民國69年),中會特派溫世益牧師前來本會,關懷信徒。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陳德生、林添丁、溫世益、邱美珠。   本會2023年...

涼山教會(長老)
3W 排灣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屏東縣瑪家鄉涼山村84-1號,隸屬排灣中會。   1950年(民國39年)2月,常有馬兒教會、三地門教會的信徒前來涼山村佈道。隔年潘順貴宣道師來到涼山村,開始舉行定期禮拜,並搭建簡易的禮拜堂。後來又在1957年(民國46年)6月,重新擇地重建磚造禮拜堂,10月竣工,隔年1月獻堂,並聘請高華夏擔任首任牧師。1980年(民國69年)3月,重建2樓禮拜堂。1984年(民國73年)4月,聘請蔡茂已為第3任牧師。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潘順貴、高華夏、許別江、林正光、林金菊、陳金章、毛東南、楊順一、林新喜、蔡茂已、蘇宏明、蔡秀惠。   本會2023年(民...

明利教會(長老)
12U 太魯閣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花蓮縣萬榮鄉明利村54號,隸屬太魯閣中會。   1939年(昭和14年),水源村的古松英(Iyang Lahang Taquh)嫁給明利村青年Biyang Umin。古松英是基督徒,引領丈夫信教後又向親友傳教,引領Haroq Wilang、郭喜妹全家、陳德生入信。因信徒漸增,招致日本警察注意並開始取締基督徒,但是信徒仍不斷尋找祕密地聚會。   1945年(民國34年),戰後部落信徒已經超過30名,便搭建竹茅屋作為聚會所,由陳德生牧師擔任傳道者。不久又修建聚會所,取名為「大觀講義所」(歸屬鳳林長老教會)。教會幾經修建遷移,於現址重建水泥...

  • 上一頁
  • 1
  • 2
  • 3
  • 4
  • ...
  • 6
  • 7
  • 8
  • 9
  • 10
  • 下一頁

關於本站

  • 事典介紹
  • 編輯說明
  • 使用說明
  • 編輯團隊
COPYRIGHT 2019 @ 教育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