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新北市樹林區樹新路219巷24號2樓,隸屬西美中會。 1991年(民國80年)8月1日設教。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林金源、林海峰。 本會2023年(民國112年)有在籍會員48名,慕道友3名。 ...
位於高雄市桃源區建山里建山35號,屬南布中會。 信義鄕久美教會的長老史新度,前往建山村探訪親戚楊萬得、謝德榮並傳福音,楊、謝等2戶全家入信(楊家有楊阿春、楊菊、楊元強,謝家有、謝麗娘、謝德貴等人),另有村民李永嚴、李順源、李美妹、莊正吉、林文雄、林元作、林元德、高李玉美等8人相繼入信。由於當時村內沒有牧師,便輪流借楊謝二家作為主日禮拜的場地。1955年(民國44年)10月,信徒陸續向村民傳福音,多人入信。楊萬得撥出自家的大半空間作為聚會場地,可容納50餘人。並指派楊萬得、鄭成可為首任長老,李永嚴、陳友福為執事。 1963年(民國52年)1月,長老楊萬得捐獻教堂建地,當時信徒已達70餘人...
位於新北市蘆洲區中正路185巷25弄35號5樓,屬西美中會 1985年(民國74年)1月1日設教。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宋真光。 本會2022年(民國111年)有在籍會員60名,慕道友0名。 ...
位於高雄市桃源區桃源里南進巷178號,屬南布中會。 1950年(民國39年)花蓮的黃順利和古中山,來到桃源區的桃源部落(Kalʉvʉnga)首次傳道,同年連續2次入村傳福音,當時Vachi夫婦接待眾宣教師,並以布農歌調教導初信的村民,30人學會布農古調並接受福音。1954年(民國43年)3月,三民鄉(今那瑪夏區)的周天化來村,向顏金錢、顏順仁、高顏秀玉等3戶家庭傳教。1955年(民國44年)1月,桃源村村民遷移卡拉翁,南投傳教士史新度也到當地傳福音,初信者有顏金錢、顏順仁、高山明、顏順福、顏正樹等15人,並搭建茅草屋禮拜堂,同年2月竣工,隸屬布農中會。 1956年(民國45年),本會會...
位於台東市更生北路633巷61號,隸屬Pinuyumayan族群區會。 1952年(民國41年),駱先春牧師於部落中挨家挨戶佈道,並在婦人許阿順家中舉行禱告會,由此奠定了「普悠瑪教會」的成立基石,此後駱牧師不時前往部落,藉幻燈片佈道。基督信仰在本部落的發展初期,信徒只在民宅內聚集做禮拜,直到1956年(民國45年),因信徒人數增加,便建造了茅草屋頂的竹造禮拜堂,名為「南王教會」。1965年(民國54年),因颱風侵襲,禮拜堂嚴重損毀,信徒決意另建新禮拜堂,隔年2月完成鋼筋水泥建造的禮拜堂,教會同時開辦托兒所,服務社區並培育下一代信徒。1971年(民國60年),教會創立儲蓄互助社。1982年...
位於高雄市桃源區高中里1鄰14-2號,屬南布中會。 本會為高中教會的支會。由於兩地相距約3公里,每遇風雨信徒不便參加聚會,因此長老蘇文慶、史新度牧師、高中教會長執在草水成立支會,由史新度牧師兼任牧者。1978年(民國67年),布農中會派宣教師陳天順到本會牧會,翌年再派宣教師杜智接任。杜智於於1983年(民國72年)建成水泥教堂,並請布農中會舉行教堂落成典禮。1994年(民國83年)「南布中會」成立,本會改隸屬該中會。 本會迄今(2024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史新度、陳天順、杜智、伊斯瑪哈撒嗯•尼安嗯。 本會2024年(民國113年)有在籍會員53名,慕道友0名。...
位於台東縣卑南鄉利嘉村利民路144巷1號,隸屬Pinuyumayan族群區會。 1952年(民國41年)9月,駱先春牧師會同幾位宣教士,每週四輪流入村宣教,並以孔登和家中廣場作為宣教場所。同年11月,駱先春牧師與遠東歸主協會派來的牧師舉行佈道集會,當時有38名慕道友,奠定利嘉村的教會建立基礎。1945年(民國34年)5月,孔登和入信後,此後4年都固定借用孔登和家作為主日禮拜的場所,直到1958年(民國47年)4月,向張合成購買一塊土地,作為茅草屋頂竹造禮拜堂的建設基地,設立「利嘉教會」,由阿美族人余榮華宣道師主持宣教事業。 1966年(民國55年)7月,竹造禮拜堂因颱風受損,也不敷使用...
位於高雄市桃源區高中里興中巷100號,屬南布中會。 1974年(民國63年)史新度牧師自玉山神學院畢業後,主持建立「高中教會」,屬布農中會。1975年(民國64年)建堂竣工,10月獻堂。1985年(民國74年)在教會旁建牧師館。1994年(民國83年)「南布中會」成立,本會改隸屬該中會。 本會迄今(2024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林貞祥、周天化、田加豐、蘇文徹、史新度、朱梅芳。 本會會友以布農族為主。 本會2024年(民國113年)有在籍會員307名,慕道友0名。...
位於台東縣卑南鄉初鹿村7鄰初鹿三街20號,隸屬Pinuyumayan族群區會。 初鹿部落接觸基督教,可追溯到1947年(民國36年)12月11日,駱先春牧師抵達台東向原住民傳教。當年駱先春牧師偕同陳瑞山牧師,前往馬蘭、南王、檳榔、初鹿等部落探訪平地的信徒,亦訪問部落總頭目馬智禮。 1950年代,當地一位平地教會信徒願意奉獻自家住宅作為福音據點,以電影、卡片分發的形式吸引部落青年參加。1962年(民國51年)洪憲治宣道師正式到部落中傳教,李振山一家入信,並開放自家作為禮拜聚會之地。 1963年(民國52年),駱先春與遠東歸主協會派出的宣教師Rev. BobWillams探訪病...
位於高雄市桃源區梅山里梅山巷1號,屬南布中會。 梅山教會最早可追溯到東部山地傳教師黃順利,來到梅山村傳福音,並以顏進寶家中作為臨時禮拜場所。1958年(民國47年)3月,來自南投的牧師史新度前來佈道,信徒增加,決心建設教會,隨後創立「梅山教會」。 本會原屬布農中會,1994年(民國83年)「南布中會」成立後,本會改隸屬該中會。 本會迄今(2024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許竹、林南山、杜智、洪正吉、吳武德、陳天順、李村梅、方亞倫、王月花。 本會2024年(民國113年)有在籍會員43名,慕道友20名。...
位於台東縣卑南鄉初鹿村7鄰初鹿三街20號(里福里福克教會),隸屬Pinuyumayan族群區會。 卑南族教會原先隸屬阿美聯合區會,1956年(民國45年)5月,第5屆阿美聯合區會大會在光復教會舉辦,會議中接納本會。1958年(民國47年)3月,於利嘉教會設立「卑南分區會」,並選派顏明福牧師擔任第1任巡迴牧師,協助卑南族教會事工。 1963年(民國52年)1月,第12屆阿美區會大會在都蘭教會舉行,會上議決卑南分區會從阿美區會分離;5月在泰安教會召開常置委員會會議;6月於大南教會設立「卑南聯合區會」,舉行設立典禮。後來大南教會歸屬東部排灣區會,卑南聯合區會改為「卑南區會」。1981年(民國...
位於高雄市桃源區復興里愛玉路107巷18號,屬南布中會。 復興里先有來自東部的布農族ˋ的信徒入村傳道,入信人數日增。1955年(民國44年)4月,「復興教會」成立,屬布農中會。1958年(民國47年)1月,建堂竣工。1994年(民國83年)「南布中會」成立,本會改隸屬該中會。 本會迄今(2024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徐國昌、吳武德、林貞祥、吳健興、林南山、林健德、林蔚珈。 本會2024年(民國113年)有在籍會員99名,慕道友0名。...
位於台東縣卑南鄉泰安村5鄰111-1號,隸屬Pinuyumayan族群區會。 駱先春牧師傳教期間,部落無人接受信仰。1952年(民國41年),駱先春牧師委託余榮華宣道師佈道,又有利嘉部落長老陳松林志願成為宣道師,與余榮華牧師協力傳教,才漸漸有慕道友。當時最先接受福音的張阿發決定捐獻母親家的後院作為建堂用地,信徒合力建造禮拜堂,並在1962年(民國51年)7月獻堂,設立「泰安教會」。1965年(民國54年),因強烈颱風摧毀禮拜堂,暫以林再盛長老的住所作為禮拜場地。1985年(民國74年)4月,張阿信宣道師奉獻土地,作為教會建堂之用,1989年(民國78年)12月17日舉行獻堂典禮。1999...
位於高雄市桃源區勤和里南橫公路三段17號,屬南布中會。 1955年(民國44年)成立,屬布農中會,同年10月搭建草寮聚會所,推選曾正國、吳建興為長老,吳武德、高信為執事。初期有周天化、高正發、高秀玉等人佈道,隔年又有史新度、劉傳、田光明、金東波、馮貴興輔導傳教工作。1957年(民國46年),馬陸里巡迴桃源鄉各村傳道,後又有林貞祥、陳天順、周銀能、加智、洪正吉、吳建興、林建德、徐國昌、高山明相繼任教。 1981年(民國70年)10月,教會改建為鋼筋水泥建築。1994年(民國83年)「南布中會」成立,本會改隸屬該中會。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林貞祥、陳天順、周銀能、洪...
位於台東縣卑南鄉賓朗村12鄰24號,隸屬Pinuyumayan族群區會。 1957年(民國46年)8月,洪憲治牧師將基督信仰帶入部落,當時全部落幾乎為天主教徒,唯有溫蘭、林金春、劉木山3人參加阿里擺教會的禮拜。由於往返阿里擺教會不便,3位信徒暫借溫蘭家中作為禮拜場地,名為「下賓朗教會」,由黃吉雄長老協助教會開拓之事工。1960年(民國49年)溫蘭之夫溫原啟辭去警官職務,回鄉務農,有感於阿美族人宣道師余榮華戒煙戒酒的精神而深受感動,立志皈依基督教。此時教友已由3人增到13戶共30名信徒,便籌劃興建禮拜堂,同年12月10日完成以茅草竹架建成的禮拜堂,隔年7月30日舉行獻堂典禮,9月正式開幼稚...
位於高雄市桃源區寶山里7鄰寶山巷85之5號,屬南布中會。 宣教師劉傳來村傳教,初期信徒有陳見意、陳玉里、林清安、林清吉等人。由於信徒漸多,1955年(民國44年)興建臨時小教堂,成立「二集教會」,此後6年間教堂共經歷5次改建。本會原屬布農中會,1994年(民國83年)「南布中會」成立,本會改隸屬該中會。本會現稱「二集團教會」,確切更名年代不詳。 本會迄今(2024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劉傳、馬聰敏、吳武德、林南山、洪正吉、陳天順、周銀能、徐國臣、許竹、李明仁、杜智、李啓明、溫宗義、江瑞菊、全偉哲。 本會2024年(民國113年)有在籍會員111名,慕道友5名。...
位於台東縣卑南鄉檳榔村26鄰頂永豐40號,隸屬Pinuyumayan族群區會。 1952年(民國41年)6月,東部阿美族教會的巡迴牧師駱先春牧師和馬蘭教會的宣道師張榮昌,來到本村傳教。本村初信徒洪憲治之後在馬蘭教會受洗,並在1954年(民國43年)任囑託宣傳道,協助本村和卑南地區的福音工作。 1955年(民國44年)1月,以洪子平的住處作為主日禮拜場地,信徒有6人,同年5月舉行初次洗禮,共有6戶25名受洗。後來因信徒日增,1958年(民國47年)3月決定興建禮拜堂,由信徒洪淑女奉獻建地,5月開始動工,同年6月落成。7月24日舉行獻堂典禮,由台東教會溫榮春牧師主持本教會,同時升格為支會,...
位於台中市大雅區雅潭路三段412巷52弄33號,隸屬排灣中會。 1986年(民國75年)7月,排灣中會派周華南牧師至台中大雅開拓福音。起初周華南借信徒呂衛民夫婦的家中召集聚會,參加人數約25人。開拓初期為有固定據點,直到謝流進、朱道生、黃春華、劉明祥等眾信徒覓得一棟2層樓的房屋(位於大雅區六寶村中清路四段761巷29號),開設教會。隨後舉行第一次主日禮拜,聚會人數約31人。 1986年(民國75年)8月,委員會議決向中會申請開設教會,本會成立,9月舉行設立感恩禮拜,蔡茂已牧師擔任本會首任小會議長。1988年(民國77年)6月,教會搬遷,遷至大雅區上楓村民生路355-6號。隔年5月,小會...
位於台東縣蘭嶼鄉東清村69號,隸屬達悟族群區會。 本會於1951年(民國40年)創立,歷經4次遷堂,1992年(民國81年)已有正式台南神學院畢業的傳道者張海嶼教師牧會,其為本會第一位雅美族人牧師。本會教堂自1978年(民國67年)9月興建,由於當時囑託傳道疏忽和區會不全,導致教堂原有地被鄉公所劃為國宅用地而喪失,只得另尋建堂地點。現址原先是垃圾掩埋場,地基不穩,外加建堂期間遭遇強震,使得建築結構和未乾的泥牆變形,而大量掩埋垃圾也因腐爛致使地基下陷,又一次影響建築結構。1991年(民國80年)9月強颱耐特吹襲,嚴重破壞屋頂木板、門窗,雖然經過多次修補,然而每逢下雨,教堂屋頂便會漏水,不僅...
位於台中市太平區長億十街62號,隸屬排灣中會。 本會位於台中市太平及大里工業區交界的邊陲地帶。自1980年代起,由於排灣族人大量下山定居都市謀生,信徒為了穩定召集聚會,便設立「大里福音站」及「太平福音站」,後來發展成「中原教會」;另外又相繼成立「忠福音站」及「南興福音站」,為「東平教會」的前身。 幾年後,建築業迎來大蕭條,兩間教會會友因大多從事建築業,收入減少,也造成教會奉獻銳減,不足以支付教會房租及牧者的謝禮。經中會協調下,2002年(民國91年)5月,兩間教會合併為堂會,更名為「榮原教會」。 2015年(民國104年)6月,順利購得新堂用地(即現址)。2017年(民國106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