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版)
  • 人氣指數:117,071
  • 線上人數: 13
  • 民族檢索
      • 全部
      • 1A 阿美族 Amis
      • 2T 泰雅族 Tayal
      • 3W 排灣族 Paiwan
      • 4B 布農族 Bunun
      • 5P 卑南族 Pinuyumayan
      • 6R 魯凱族 Rukai
      • 7C 鄒族 Cou
      • 8S 賽夏族 SaySiyat
      • 9Y 雅美族 Yami
      • 10O 邵族 Thau
      • 11K 噶瑪蘭族 Kebalan
      • 12U 太魯閣族 Truku
      • 13Z 撒奇萊雅族 Sakizaya
      • 14Q 賽德克族 Seediq
      • 15L 拉阿魯哇族 Hla’alua
      • 16V 卡那卡那富族 Kanakanavu
      • 31PNP 平埔族群
      • 21PAN 泛族群
      • 41ATR 他族
  • G 機構社團
      • 全部
      • Q 語言文字
      • L 生活禮俗
      • R 信仰祭儀
      • H 歷史事件
      • S 社會組織
      • P 法政經濟
      • Y 神話傳說
      • K 生活空間
      • M 物質文化
      • A 藝術文化
      • E 族群類屬
      • D 重要文獻
      • F 重要人物
      • T 考古遺址
      • G 機構社團
      • B 民族動植物
      • Ed 教育
      • Lt 文學

分類檢索:『G 機構社團』, 共817筆


巴崚國小
2T 泰雅族 G 機構社團

  校址在桃園市復興區華陵里9鄰75號。學校位在海拔1230公尺的巴崚山脊上,是桃園市最高的國小。校地面積有2750平方公尺。前後有過兩個校址:1952-1971年位於巴崚分班舊址。1971年迄今(2019年)位於現址。   【3.】沿革】「巴崚國小」的前身為1952年(民國41年)2月創設的「三光國校巴崚分班」。1959年(民國48年)8月升為「巴崚分校」。1972年(民國61年)3月,獨立設校為「巴崚國小」。1998年(民國87年)本校列為原住民重點學校。   1996年(民國85年)8月,成立附設幼兒園。   戰後迄今(2019年)歷任校長共17位(含代理校長3位、兼任...

僑愛國小
1A 阿美族 G 機構社團

  校址在桃園市大溪區介壽路214號,在八德與大溪交界處。   「僑愛國小」的前身為1957年(民國46年)8月創設的「八德國校僑愛分校」。同年9月,更名為「員樹林國民學校僑愛分校」。並在同年10月,選定現今校址,由地方仕紳捐地建校。1958年(民國47年)6月,新校舍落成啟用。1959年(民國48年)8月,獨立為「僑愛國民學校」。1968年(民國57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名為「僑愛國民小學」。2014年(民國103年)桃園升格直轄市,學校遂正名為「桃園市大溪區僑愛國民小學」。2016年(民國105年)本校列為原住民重點學校。2012年(民國101年)設立附設幼兒園1班。   本...

竹東國小
2T 泰雅族 G 機構社團

  校址在新竹縣竹東鎮康寧街1號。前後有過兩個校址:1898-1903位於「樹杞林公學校」舊址,1903-2019位於現址。   「竹東國小」的前身為1898年(明治31年)12月創校的「樹杞林公學校」,校址位在竹東街惠昌宮。1903年(明治36年)6月新校舍竣工遷移現校址。1920(大正9年)地名「樹杞林」改為「竹東」,隔年4月校名改為「竹東公學校」。1941年(昭和16年)實施國民學校制度,改名為「竹東旭國民學校」。1946年(民國35年)新竹市擴編,竹東鎮併入新竹市,同年5月改稱「新竹市竹東第一國民學校」。1950年(民國39年)新竹市降為縣轄市,同年10月改校名為「新竹縣竹東國民...

尖石國小
2T 泰雅族 G 機構社團

  校址在新竹縣尖石鄉嘉樂村6鄰7號。   學校位在油羅溪畔帽合山腳下河川沖積河階平坦地上,海拔約三百七十公尺,學區包括尖石鄉嘉樂村4-14鄰。   「尖石國小」的前身為1918年(大正7年)9月創立的「カラバイ(嘉樂排)蕃童教育所」。戰後1946年(民國35年)改名為「尖石國民學校嘉樂分校」。1947年(民國36年)獨立為「嘉樂國民學校」。1948年(民國37年)尖石鄉中心學校由「梅花國民學校」移設於本校,並改名為「尖石國民學校」。1951年(民國40年)改名為「尖石示範國民學校」。1968年(民國57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名為「尖石國民小學」。2014年(民國103年)本校列...

梅花國小
2T 泰雅族 G 機構社團

  校址在新竹縣尖石鄉梅花村1鄰25號。   學校位在梅嘎浪部落(Mekarang),karang為臼齒。東有柿山、西有內橫屏山、北有尖石山、南有羅山,錦屏溪(羅溪上游)貫穿部落。本校舊址在日本時代山頂上種植許多櫻樹,族人稱Rgyal-thayang,日本人則稱為櫻山。   「梅花國小」的前身為1915年(大正4年)在內橫屏山山頂成立的「新竹廳樹杞林支廳蕃語講習所」(亦稱為「內橫屏山蕃語講習所」)。其教導蕃務警察學習泰雅語。1917年(大正6年)創立稱「內橫屏櫻山蕃童教育所」,並鼓勵15-16歲紋面後的成年男性就讀。1923年(大正12年),日本裕仁太子行啟台灣,將原稱「生蕃」的原...

玉峰國小
2T 泰雅族 G 機構社團

  校址在新竹縣尖石鄉玉峰村5鄰59號學校位在玉峰村玉峰溪旁,校地海拔755公尺,依山傍水,距離縣治65公里,有新竹後山之稱,為極偏學校。   「玉峰國小」的前身為1920年(大正9年)2月創校的「マリコワン蕃童教育所」。後改為「マリコワン教育所」。戰後1945年(民國34年)改為「玉峰國民學校」。1968年(民國57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名為「玉峰國民小學」。本校為原住民重點學校。在2018年(107學年度),原住民學生30人,占總學生數97%,皆為泰雅族。   2000年(民國89年)成立附設幼稚園1班,2012年(民國101年)改制為幼兒園。   自2013年(民國1...

石磊國小
2T 泰雅族 G 機構社團

  校址在新竹縣尖石鄉玉峰村10鄰49號。   學校學區包括石磊部落(Quri),在大漢溪上游,雪山山脈深處,位處海拔800多公尺處。這裡有一群泰雅族群為維護本地產業,發揚在地文化,發展了谷立有機農場、生態觀光,即深具特色的谷立文化。本校是一所富涵泰雅族傳統文化特色的部落型學校,校地總面積為2,160平方公尺,是全台灣校地最小的學校。   「石磊國小」的前身為1956年(民國45年)8月創立的「玉峰國民學校石磊分班」。1961年(民國45年)8月升格為分校,改稱「玉峰國民學校石磊分校」。1965年(民國54年)10月獨立設校為「石磊國民學校」。1968年(民國57年)8月實施九年國...

新光國小
2T 泰雅族 G 機構社團

  校址在新竹縣尖石鄉秀巒村8鄰17號。學區包括斯馬庫斯部落(Smangus)、鎮西堡部落(Cinsbu)。   「新光國小」的前身為1953年(民國42年)9月設立的「秀巒國民學校泰崗分班」。1952年(民國41年)興建3間竹製簡易教室。1959年(民國48年)因教室不足再興建1間教室,隔年9月升為「秀巒國校泰崗分校」。1961年(民國50年)7月25日獨立設校為「新光國民學校」。1968年(民國57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名為「新光國民小學」。本校為原住民重點學校。在2018年(107學年度),原住民學生60人,學生皆為泰雅族。   2000-2004年(民國89-93年)發展...

五峰國小
2T 泰雅族 G 機構社團

  校址在新竹縣五峰鄉大隘村6鄰123號。   學區包括十八兒(Sipazi’)、五峰(Tatoba’)、高峰(Yohae’)、茅圃(Singaw)等4個部落。   「五峰國小」的前身為1911年(明治44年)創立的「シバジー蕃童教育所」。1920年(大正9年)地名「シバジー(十八兒)」改為「五峰」。1929年(昭和4年)加設補習科。1931年(昭和6年)合併「豐原教育所」。1945年(昭和20年)合併「シーガオ(茅圃)教育所」、「花園教育所」。戰後1946年(民國35年)改稱「五峰國民學校」。1968年(民國57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名為「五...

花園國小
2T 泰雅族 G 機構社團

  校址在新竹縣五峰鄉花園村8鄰174號。   「花園國小」的前身為1934年(昭和9年)3月創設的「メホマン蕃童教育所」。1947年(民國36年)3月改校名為「花園國民學校」。1968年(民國57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稱「花園國民小學」。1999年(民國88年)本校列為原住民重點學校。   本校曾附設1個分校。1987年(民國76年)8月「竹林國小」併入本校並稱「竹林分校」。2004年(民國93年)本校設立原住民資源教室。   戰前校長人數與姓名均不詳。創校迄今(2019年)歷任校長共17位:邱金土、陳光霖、張與貴、王佩剛、吳明禮、姚澄瀛、黃日盛、蘇燕能、黃國寶、江肇雄、...

上館國小
2T 泰雅族 G 機構社團

  校址在新竹縣竹東鎮中豐路二段399號。學校學區包括上坪、軟橋、員崠、鎮內、二重、竹中等地,大部分為丘陵地,平地甚少,校地面積為53,513平方公里。學校所屬竹東鎮,居民多為客家人,雖沒有原住民部落,但因靠近尖石鄉、五峰鄉而成為原住民重點學校。   1993年(民國82年)4月「中山國民小學」代辦,徵收土地、整地事宜。1998年(民國87年)10月「二重國民小學」代辦新設校工程。1999年(民國88年)7月正式定名為「新竹縣上舘國民小學」。2000年(民國89年)7月舉辦新設校動土典禮,隔年正式落成啟用。2002年(民國91年)8月1-6年級正式全面招生,並新設資源班1班,服務特教學生...

南庄國小
2T 泰雅族 G 機構社團

  校址在苗栗縣南庄鄉東村文化路3號。   日本時代在南庄開礦時,樟腦採擷漸具規模,支廳長高比良三登志以及樟腦管理者松田時馬、那須義質、飯田健、岩崎長明、神谷甚造等提議建校,由台灣人黃鍊石、張玉甫、徐芝生籌備申請建校,獲得士紳絲卯乃、絲廷雪、絲加禮捐贈校地計3甲5分餘。   「南庄國小」的前身為1898年(明治31年)12月創校的「南庄公學校」,隔年2月開校。1944年(昭和19年)本校設高等科、青年學校。1941年(昭和16年)實施國民學校制度,改名為「南庄國民學校」。戰後1945年(民國34年)設新竹縣,改稱「新竹縣南庄鄉南庄國民學校」。1950年(民國39年)南庄鄉改隸新成立...

東河國小(苗栗)
8S 賽夏族 G 機構社團

  校址在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東興新邨3鄰132號。成立迄今(1910-2018年)前後有過2個校址:1910-1970年(明治43年-民國59年)位於大東河邊;1970-1972年(民國59-61年)暫借「南庄礦業公司東河礦業所(辨公室)」舊址上課;1972-2018年(民國61-107年)位於現址。   「東河國小」的前身為1910年(明治43年)6月創設的「大東河蕃童教育所」,位於大東河邊校舍。1920年(大正9年)4月改為「大東河教育所」。1930年(昭和5年)4月增設補習科。戰後1945年(民國34年)設新竹縣,改名為「新竹縣南庄鄉東河國民學校」。1950年(民國39年)南庄鄉改...

蓬萊國小
8S 賽夏族 G 機構社團

  校址在苗栗縣南庄鄉蓬萊村19鄰118號。   「蓬萊國小」的前身為1921年(大正10年)4月創設的「紅毛館教育所」。1937年(昭和12年)遷校於大湳派出所旁,改為「大湳教育所」。戰後1945年(民國34年)設新竹縣,改為「新竹縣南庄鄉大湳國民學校」。1946年(民國35年)9月,校舍遭颱風摧毀,遷至蓬萊村集會所作為臨時教室。隔年1月校名改為「蓬萊國民學校」,並收南庄鄉的平地籍學生。1950年(民國39年)南庄鄉改隸新成立的苗栗縣,本校隨改為「苗栗縣南庄鄉蓬萊國民學校」。1968年(民國57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名為「蓬萊國民小學」。1999年(民國88年)本校列為原住民重點學校...

泰安國中小
2T 泰雅族 G 機構社團

  校址在苗栗縣泰安鄉大興村32-1號。成立迄今(1907-2019年)前後有過2個校址:「泰安國小」舊址、「泰安國中小」現址。   「泰安國小」的前身為1907年(明治40年)4月創校的「高熊峠蕃童教育所」。二戰結束後因應1945年(民國34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將新竹州改為新竹縣,本校更名為「新竹縣大安鄉高熊崎國民學校」,同年8月改校名為「大安國民學校」。1950年(民國39年)臺灣施行地方自治後,進行行政區劃,設置苗栗縣,本校即改為「苗栗縣大安鄉大安國民學校」。1954年(民國43年)鄉名大安鄉改為泰安鄉,校名隨改為「苗栗縣泰安鄉泰安國民學校」。1968年(民國57年)實施九年國民教...

泰興國小
2T 泰雅族 G 機構社團

  校址在苗栗縣泰安鄉中興村長橋1鄰2號。學校四面環山,屬極偏鄉小學。學區包括長橋部落、司馬限部落(Maibagah)、細道邦部落(Sakuhan)。   「泰興國小」的前身為1941年(昭和16年)前後創設稱「セトバン(細道邦)蕃童教育所」。1943年(昭和18年)4月改為「高熊峠教育所セトバン(細道邦)分所」。1945年(昭和20年)改為「高熊峠國民學校セトバン分班」。戰後1946年(民國35年)8月更名為「新竹縣大安國民學校細道邦分班」。1950年(民國39年)3月遭廢班,學生集中於「大安國校」上課。1953年(民國42年)3月回復設立為「大安國民學校細道邦分班」。1956年(民國...

汶水國小
2T 泰雅族 G 機構社團

  校址在苗栗縣泰安鄉錦水村4鄰12號。   「汶水國小」的前身為1917年(大正6年)1月創立的「汶水蕃童教育所」,以派出所廳舍為教室。1941年(昭和16年)實施國民學校制度,改名為「汶水國民學校」。1945年(民國34年)設新竹縣,改為「新竹縣大安鄉汶水國民學校」。1950年(民國39年)設苗栗縣,改為「苗栗縣大安鄉汶水國民學校」。1954年(民國43年)鄉名大安鄉改為泰安鄉,校名隨改為「泰安鄉汶水國民學校」。1968年(民國57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稱「汶水國民小學」。2005年(民國94年)本校列為原住民重點學校。   本校曾衍生出1個分校、1個分班。「八卦分班」194...

象鼻國小
2T 泰雅族 G 機構社團

  校址在苗栗縣泰安鄉象鼻村1鄰象鼻4號。學校位在大安溪右岸山麓,海拔約500公尺的溪邊台地。舊名「麥布安」,泰雅語maypuwan是小彭地的意思,從前此處是部落採集和打獵的出發點,而由苗61縣道往士林方向上眺望大安溪北岸的地形,在象鼻部落上方,猶可見一隻面臨大安溪的大象,象頭、象耳、象鼻型態依稀可見,象鼻直入大安溪,模樣栩栩如生,因此日本時代命名為「象」。學校上方有一座象鼻吊橋,耆老傳說是日本人為了破壞象鼻山風水,象徴栓住象鼻且無法作亂之意。由於雄踞大安溪上游深山,地形的阻隔,讓族人得以有效抗拒外來的影響,使部落保有非常傳統的泰雅族兩大文化-紋面、織布。學區包含象鼻部落(Mepuwal)、永...

士林國小
8S 賽夏族 G 機構社團

  校址在苗栗縣泰安鄉士林村5鄰26號。學校屬特殊偏遠山區之原住民小學,早期對外交通依賴苗栗縣大湖鄉到泰安鄉後山的L區產業道路為主要進出路線,現在改以相鄰的台中市和平區大安溪畔道路為主。學區包括馬那邦部落(Malabang)發展呈現的三支部落:Nguhu部落、中間部落(Lipa)、蘇魯部落(Suru)。   「士林國小」的前身為1941年(昭和16年)8月創立的「新竹州大湖郡象鼻番童教育所司令分校所」。戰後1946年(民國35年)改為「新竹縣象鼻國民學校士林分班」。1950年(民國39年)設苗栗縣,改為「苗栗縣大安鄉象鼻國民學校士林分班」。1954年(民國43年)鄉名大安鄉改為泰安鄉,校...

永興國小
2T 泰雅族 G 機構社團

  校址在苗栗縣獅潭鄉永興村6鄰55-1號。   學校位在浪漫台三線與苗126線的交叉路口,屬明德水庫的水資源保護區,自然環極為優美。學區包括賽夏族百壽部落,容有賽夏、客家、義民廟信仰等文化。   「永興國小」的前身為1935年(昭和10年)7月25日開辦的「紙湖準備教育所」。同年12月改名為「紙湖蕃童教育所」。1945年(民國34年)改稱「紙湖國民學校」。1946年(民國35年)4月15日,校址遷於當時的集會所,並改稱「永興國民小學」。1947年(民國36年)8月再遷至獅潭鄉百壽村1鄰大坪1號。1950年(民國39年)10月25日改稱「永興國民學校」。1968年(民國57年)實施...

  • 上一頁
  • 31
  • 32
  • 33
  • ...
  • 35
  • 36
  • 37
  • 38
  • 39
  • ...
  • 下一頁

關於本站

  • 事典介紹
  • 編輯說明
  • 使用說明
  • 編輯團隊
COPYRIGHT 2019 @ 教育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