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址在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光復巷24號。「發祥國小」的前身為1922年(大正11年)創設的「マシトバオン蕃童教育所」。戰後1945年(民國34年)改為「力行國民學校力行分校」。1947年(民國36年)改名為「力行國民學校發祥分校」。1953年(民國42年)9月獨立設校為「發祥國民學校」。1968年(民國57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名為「發祥國民小學」。2005年(民國94年)本校列為原住民重點學校。 本校曾衍生出1個分班。1954年(民國43年)9月設「紅葉分班」,1958年(民國47年)9月升為分校,1964年(民國53年)9月獨立設校為「紅葉國校」。 戰前校長人數與姓...
校址在南投縣仁愛鄉都達村法觀路17號。 「都達國小」的前身為1915年(民國4年)5月創校的「斗截(都達)蕃童教育所(乙種)」。1921年(大正10年)4月升格為「台中州立能高郡甲種斗截(都達)蕃童教育所(甲種)」。1946年(民國35年)5月本所與「斗陸蕃童教育所」和「富士蕃童教育所」合併為改為「合作國民學校」,校址設在現今「都達國小」。1947年(民國36年)5月「合作國民學校」設「廬山分班」、「靜觀分班」。1950(民國39年)10月設南投縣,校名更改為「南投縣仁愛鄉合作國民學校」。1953年(民國42年)9月「靜觀分班」獨立設校,同時校名改為「廬山國民學校」。1958年(...
校址在南投縣仁愛鄉春陽村永樂巷58號。學校位在能高山西側,奧萬大北邊,西南遠眺碧湖,東南可望見人稱「春陽富士山」的「荷戈富士山」,北倚觀光旅遊勝地清境農場。學區所含的史努櫻部落(Alang snuwing),分為第一班Kutasuc(庫它斯)、第二班Ungu(烏奴)、第三班Rukudaya(路庫達雅)、第四班Rucaw(鹿沼),本校位於第二班與第三班之間。 「春陽國小」的前身為1951年(民國40年)3月創設的「仁愛國民學校春陽分班」。1960年(民國49年)8月獨立設校為「南投縣仁愛鄉春陽國民學校」,學校規模屬於勇類學校(師生人數在1500以下)。1968年(民國57...
校址在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仁盛路70號。學校位於在仁愛鄉西北部的山區,東鄰合歡山、西鄰八仙山、南鄰白狗南山、北接白狗大山,北港溪上游貫穿紅香部落,本學區(紅香部落)四面環山有如一個小盆地。學區包括紅香部落、溫泉部落、梅村部落、慈峰部落等4個部落。 「紅葉國小」的前身為1909年(明治42年)創校的「マッレパ教育所紅香教練場」。戰後1946年(民國35年)改為「力行國校民學校紅香分班」。1953(民國42年)改隸為「發祥國校紅葉分校」。1963年(民國52年)獨立設校為「南投縣仁愛鄉紅葉國民學校」。1968年(民國57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名為「紅葉國民小學」。2014年(民國10...
校址在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村1鄰1號。前後有過兩個校址:達邦教育所舊址以及達邦村現址。 「達邦國小」的前身為1904年(明治37年)創校的「達邦教育所」(確切地點不詳),為台灣第一所蕃童教育所。1946年(民國35年)改名為「台南縣吳鳳鄉達邦國民學校」。1950年(民國39年)設嘉義縣,易名為「嘉義縣吳鳳鄉達邦國民學校」。1968年(民國57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名為「達邦國民小學」。1975年(民國64年)校舍因地基坍塌而遷到現址。1989年(民國78年)3月吳鳳鄉改為阿里山鄉,校名改為「阿里山鄉達邦國民小學」。同年校舍因地震震毀,1991年(民國80年)教室大樓重建落成,20...
校址在嘉義縣阿里山鄉十字村16號。學校位在海拔1534公尺處,前有阿里山公路,後有阿里山林業鐵路,鐵公路相距約50公尺,為沿線最接近之處。阿里山林業鐵路於2009年(民國98年)因莫拉克颱風災害而停駛,已於2017年(民國106年)7月5日通車復駛至十字路。 1957年(民國46年)3月20日創校,初創名稱不詳。1968年(民國57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名為「十字國民小學」。1986年(民國75年)8月裁併「哆囉分校」。本校為原住民重點學校。在2018年(107學年度),原住民學生7人,占總學生數54%,皆為鄒族。 2005年(民國94年)4月1日設立「十字國小附設幼...
校址在嘉義縣阿里山鄉來吉村4鄰91號。學校位在來吉村,在鄒族聖山-塔山下的部落型小學校,海拔約為800公尺,位於阿里山溪、清水溪上游之峽谷盆地,東有塔山山麓,西鄰嘉義縣梅山鄉太和村,南邊緊臨十字村,北為豐山村。學區包含來吉部落(Pnguu)。 「來吉國小」的前身為1911年(明治44年)6月創校的「ララチ蕃童教育所」。1935年(昭和10年)改名為「ララチ教育所」。戰後1946年(民國35年)易名為「來吉國民學校」。1968年(民國57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名為「來吉國民小學」。1998年(民國87年)本校列為原住民重點學校。 本校曾衍生出1個分班。1945年(民國3...
校址在嘉義縣阿里山鄉新美村4鄰78號。 「新美國小」的前身為1951年(民國40年)9月創校的「吳鳳鄉山美國民學校新美分校」。1961年(民國50年)9月獨立設校為「新美國民學校」。1968年(民國57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名為「新美國民小學」。1989年(民國78年)3月吳鳳鄉更名為阿里山鄉,學校亦改稱為「阿里山鄉新美國小」。2016年(民國105年)4月,受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贊助,本校設立全台第一座原住民兒童科學基地。2017年(民國106年)本校列為原住民重點學校。學區居民以鄒族為主。 本校曾衍生出1個分校。1963年(民國52年)8月設「茶山分校」,199...
校址在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村1鄰31號。學校位在鄒族的樂野部落(Lalauya)。 「樂野國小」的前身為1935年(昭和10年)創校的「樂野教育所」。1945年(民國34年)設台南縣,隔年8月本校易名為「台南縣嘉義區吳鳳鄉第三國校」。1949年(民國38年)改名為「樂野國民學校」。1950年(民國39年)8月設嘉義縣,改為「嘉義縣吳鳳鄉樂野國民小學」。1968年(民國57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為「樂野國民小學」。1989年(民國78年)3月吳鳳鄉改為阿里山鄉,隔年1月改為「阿里山鄉樂野國小」。2007年(民國96年)8成立阿里山國民中小學籌備處。2009年(民國98年)8月「香林...
校址在嘉義縣阿里山鄉茶山村3鄰74號。 學校位在阿里山鄉最南端茶山村(茶山、新美、山美,並稱阿里山南三村),與高雄市那瑪夏區相鄰。茶山部落(Cayamavana),鄒族族語意指「山腰上的平原」,學生組成為鄒族、布農族、漢族。現在的茶山村民主要以「珈雅瑪」稱呼自己的部落。 「茶山國小」的前身為1963年(民國52年)8月創校的「新美國民學校茶山分校」。1968年(民國57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名為「新美國民小學茶山分校」。「茶山分校」的學童逐年增加,遂於1995年(民國84年)8月獨立設校為「茶山國民小學」,為阿里山鄉第10所國小。本校為原住民重點學校。在2018年(1...
校址在高雄市那瑪夏區達卡努瓦里7鄰大光巷159號。學校東面為背玉山山脈,西面隔楠梓仙溪與阿里山山脈對望。學區包括達卡努瓦部落、瑪星哈蘭部落、青山段部落。 「民生國小」的前身為1932年(昭和7年)創校的「高雄州旗山郡タカヌワ教育所」(六年制)。戰後1945年(民國34年)設高雄縣,本校易名為「高雄縣瑪雅鄉五權國民學校」。1957年(民國46年)瑪雅鄉更名為三民鄉,校名改為「三民鄉民生國民學校」。1968年(民國57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名為「民生國民小學」。 1979年(民國68年)8月遷校至現址。1985年(民國74年)9月開辦自立午餐部。1986年(民國75年)3...
校址在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里1-2號。「多納國小」的前身為1926年(大正15年)10月創校的「トナ甲種蕃童教育所」。後改名為「屯子教育所」,年份不詳。戰後1945年(民國34年)更名為「多納村國民學校」,屬「茂林國小」所管,附設民眾教育補習班。1952年(民國41年)1月獨立設校,屬高雄縣政府所管。1957年(民國46年)12月多納鄉更名為茂林鄉,本校改為「茂林鄉多納國民學校」。1968年(民國57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名為「多納國民小學」。2010年(民國99年)12月高雄縣市合併,更名為「高雄市茂林區多納國民小學」。2004年(民國93年)本校列為原住民重點學校。2017年(民國106...
校址在高雄市桃源區桃源里北進巷50號。 「桃源國小」的前身為1908年(明治41年)10月創校的「高雄州旗山群ガニ蕃童教育所」。戰後1945年(民國34年)設高雄縣,改為「高雄縣雅爾鄉桃源國民學校」。1956年10月雅爾鄉更名為桃源鄉,隔年校名改為「桃源鄉桃源國校」。1968年(民國57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名為「桃源國民小學」。1997年(民國86年)成立寶來國中桃源分部,民國88學年度(1999至2000年間,民國88至89年間)國中小合併為「高雄縣立桃源國民中小學」。2005年(民國94年)8月本校自桃源國中小獨立,恢復為「桃源國民小學」。2010年(民國99年)12月高...
校址在高雄市桃源區建山里96號。學校位在台20線荖濃往寶來方向,建山一橋與建山二橋間路段北側之山階台地中,布農族建山部落(Tamahu)。 「建山國小」的前身為1951年(民國40年)創校的「桃源國民小學建山分校」,於現址興建校舍1棟。1963年(民國52年)8月改設「建山分校」。1970年(民國59年)8月獨立設校,合併「興中分校」為「建山國民小學」。1990年(民國79年)新建校舍1棟,現為辦公行政大樓。1997年(民國86年)拆除老舊校舍,新建教學大樓1棟,現為班級教室。2004年(民國93年)本校列為原住民重點學校。2010年(民國99年)12月高雄縣市合併,更名為「高雄...
校址在高雄市那瑪夏區瑪雅里平和巷220號。前後有過3個校址:「蚊子只蕃童教育所」舊址、「三民國中小學」、「民權國小」舊址、「民權國小」現址(莫拉克88風災後)。 「民權國小」的前身為1904年(明治37年)9月創校的「マガツン蕃童教育所」,確切地點不詳。1923年(大正12年)9月改為「マガツン教育所」。戰後1945年(民國34年)設高雄縣,改為「高雄縣瑪雅鄉雅圳國民學校」。1951年(民國40年)9月改校名為「民權國民學校」。1957年(民國46年)瑪雅鄉更名為三民鄉,本校改為「三民鄉民權國民學校」。1968年(民國57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為「民權國民小學」。同年因村落遷移...
校址在屏東縣滿州鄉長樂村大公路35號。 「長樂國小」的前身為1955年(民國44年)8月創設的「屏東縣滿州國民學校長樂分班」,1957年(民國46年)升格為「長樂分校」。1961年(民國50年)8月奉准獨立,改名為「屏東縣滿州鄉長樂國民學校」。1968年(民國57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名為「長樂國民小學」。本校為原住民重點學校。在2018年(107學年度),原住民學生48人,占總學生數79%,以排灣族為主。 創校迄今(2024年)歷任校長共19位:尤明春、曾乙春、程子均、郭榮祥、陳更生、許書宗、潘明福、洪瑞福、蔡昌明、陳明春、陳永和、祝玉麟、劉慶斌、林梅琴、蔡世弘、陳...
校址在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行政街9號。 「地磨兒國小」的前身為1909年(明治42年)創校的「サンテイモン教育所」。戰後1946年(民國35年)設高雄縣,更名為「高雄縣三地國民學校」。1950年(民國39年)設屏東縣,更名為「屏東縣三地國民學校」,並指定為示範國民學校。2001年(民國90年)9月本校列為原住民重點學校。2013年(民國102年)8月成為屏東縣理念學校。2015年(民國104年)4月,更校名為「地磨兒國民小學」。民國105學年度(2016至2017年間,民國105至106年間)成為民族實驗小學,自編實施課程教材,為屏東縣第一所以原住民族語為校名的小學。校名「地磨兒...
校址在屏東縣三地門鄉青山村民族巷9號。學區含青山部落(Cavak),北邊接三地門鄉青葉村,南接安坡村,西臨高樹鄉建興村,是一梯行之村落,本校位置於梯行上方,校地面積1.1213公頃。 「青山國小」的前身為1927年(昭和2年)7月創校的「サモハイ教育所」。戰後1945年(民國34年)設高雄縣,改為「高雄縣三地鄉沙漠國民小學」。1950年(民國39年)設屏東縣,改為「屏東縣三地鄉沙漠國民學校」。1968年(民國57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名為「沙漠國民小學」。1983年(民國72年)村名沙溪村改為青山村,本校隨改為「青山國民小學」。1992年(民國81年)8月三地鄉更名為三地門鄉,...
校址在屏東縣三地門鄉青葉村光復巷1-2號。 學校位在三地門鄉最北端的青葉村,為鄉內唯一的魯凱族群部落。七十幾年前,居民遠從霧台鄉大武村舊聚落(Taljamakaw)集體遷村至此,大多以農工為業。部落佔地0.883公頃。 「青葉國小」的前身為1938年(昭和13年)設立四年制的「阿烏霸教育所」。戰後1945年(民國34年),改為「阿烏國民學校」。1968年(民國57年)8月,改為「沙漠國小阿烏分班」。1969年(民國58年)2月,改為「沙漠國小阿烏分校」。1977年(民國66年)8月奉准獨立,改為「阿烏國民小學」。1983年(民國72年)8月奉准更名,改為「青葉國民小學」...
校址在屏東縣霧臺鄉霧台村中山巷45號。本校所在霧台鄉位於屏東縣最北,南接瑪家鄉,西毗連三地門鄉,東鄰台東縣,北與高雄縣茂林鄉多納村相接;霧台鄉為山地鄉,位於大武群山之北,全境最高處為霧頭山,海拔2822公尺,附近有巴油池(鬼湖),為台灣四大湖之一。學區含霧台部落(Wutai,含社區、神山社區、谷川社區)、阿禮部落(Adiri)、吉露部落(Kinulane)、好茶部落(Kucapungane)、大武部落(Labuwan)和佳暮部落(Karamemedesane)。 「霧臺國小」的前身為1927年(昭和2年)4月創校的「ブダイ教育所」。戰後1946年(民國35年)1月鄉公所成立,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