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可作為記號,於叉路時指示方向,或將葉打結表示所有權。上山狩獵時,獵人可依葉片打結的數目,判斷夥伴的方向與同行人數。有時獵人也用打結的五節芒表示此處的陷阱已巡視,下山則拆除結。 可作為襯墊,放置宰後的山豬。過去中高海拔部落於秋季時,會在田間工寮內或穀倉下挖坑(稱為blan ngahi),以竹為支架,坑內以茅草為襯墊,儲存地瓜、南瓜、芋頭。隔年春天坑內溫度上升後,植物就能發芽。 釣魚時可將葉片連一小段葉柄,從魚兒的嘴穿過,串成一串帶回家。 可做多種童玩。莖可編織成碗;葉片連著葉柄用力丟出,比賽射程遠近;中空花梗可作為煙斗,於草桿中塞入揉碎的乾燥花絮抽起來...
判斷所觸犯的神靈後、進行禳祓儀式,以祈求祖靈保佑。用於問事、狩獵、 爭戰、斷吉凶等等。據說卑南族的竹占術源自阿美族的mahlaw(竹占),仍存在於巫師的祝禱詞中。 豐年祭開始前,建和部落的長老會帶年青人上山砍一支3-4層樓高的刺竹,以懸掛用稻草塑成人形的精神圖騰,放在鞦韆架的最上端。建和部落豐年祭的鞦韆架也會由4枝刺竹搭起。 可作為酒器、水壺、農具、日常器具。根莖在過去也和山菜豆共同組裝為磨小米的器具。也可作為房屋主梁、橫梁、桁、門、牆的建材。 成熟刺竹可做弓身。 過去常栽植於住家旁,以交錯的長刺枝條作為圍籬。 魯凱族 取兩節竹...
箭桿。 布農族 傳說過去一戶人家的壯丁們出門狩獵,其中一位少年獵獲一頭公鹿,他拿起符物、黏上獸毛,命令符物回去報訊。符物意外打中正在山崖邊小解邊等待狩獵消息的父親,父親順手將符物打了回去,結果少年遭擊中而死。之後,當族人經過少年死去的地方時,會以此地的箭竹作為箭的材料,以利射殺獵物。 有多個種類,taqnas桿較粗(直徑約1.5公分),春天長筍,俗稱箭竹筍,可食用,桿可做畚箕等農具品或兒童玩具。kuus生長於中低海拔,桿細硬、筆直(直徑約1公分),可做弓箭。形狀類似的物品如弓箭、漢人拜拜的香,布農語皆為kuis。tupai生長海拔最高,為高山植被作物。 卑南族 ...
栽種小米的每個階段都有慎重的儀式, 包括播種前的狩獵祭、播種祭、除草祭、驅蟲祭、乞晴祭、收割祭、始割祭、入倉祭等等。族人依小米的成長週期制定歲時祭儀。 長輩認為,小米為最敏感、具靈性的植物。因此收割小米時,需謹言慎行,不可說「休息」、「完畢」、「回家」 等言詞,也不得粗暴、放屁、打人。 小米阿美語hafay,南部阿美族人稱lamelo。阿美語panay,語意「美麗、豐收的小米穗」。 代客時,須準備小米酒。 果實可食,為過去族人的主食。不同品種的功用不同,有的可炊煮,有的可做麻糬及釀酒。釀酒時,族人會將植物製成的酒麴,撒在放涼的小米飯...
級意涵。 可作為頭飾,女子配戴代表遵守婦德;男子需狩獵五隻山豬以上才能配戴,表示善於狩獵、英勇、能力強。男性通常會將整株花插在頭上,女性則只露出花瓣尖端,成排夾在頭巾下方。 女性要取得配戴百合花飾的權利,必須公開舉行儀式:kialidraw或malidralidraw(婚女子皆可舉行)、kiatulrevege(結婚儀式)、matatwalali(結拜儀式)。除結婚儀式外,其他兩項儀式都需要繳稅給貴族頭目,才能終生配戴。若發生男女不名譽之事,即取消權利。但隨著社會變化,台灣百合花飾專屬於頭目貴族的權利問題逐漸受到挑戰。 鄒族 可避邪。 鱗莖可食,可...
,和部落英雄的象徵之一。 磯崎部落豐年祭的第一天會狩獵、採藤心。當族人到山區採藤心時,每人約隔3公尺寬就定位,同時向正前方尋找藤心,前方的藤心皆屬於自己。 嫩心味苦性寒,可煮食、炒食、火烤。根可清血、解熱、降血壓,可治高血壓。 藤皮可綁竹屋、木屋的竹子、木頭。 老藤皮彈性佳,可做背籃、椅子、藤床、秧籃、牛口罩、飯盒背帶。 賽德克族 受外族影響才開始食用藤心。 藤莖去肉厚削成適宜的藤材,可做蓋房屋、工寮、豬舍、雞寮的繩索;或做tokan lawa(男用背簍)、burunguy(女用背籃)、魚簍、藤帽,獵刀、矛握把上的護持。族人會在...
嚙碎或根捶碎,敷於患部並以布包紮。 莖具彈性,可做狩獵用陷阱、刀柄、搗米用的杵。 太魯閣族 可做陷阱吊桿。 【圖】水金京。(林志忠拍攝,2023年9月)...
,須經由儀式,使人與祖靈的關係恢復平衡。 過去結伴狩獵時,若同伴於埋伏時打瞌睡,族人會以木蠟樹塗抹在同伴身上以提神。若獵物曾食用木蠟樹的嫩芽與果實,則不會食用獵物的內臟。 撒奇萊雅族 木材可作為柴薪。 牛會食用嫩葉。 接觸到木蠟樹時,皮膚會過敏紅腫,鋸木頭時冒出的煙也會使人過敏。此時,可用清晨的香蕉或月桃上的露水敷於傷口,直到症狀減緩。 賽德克族 汁液滴到皮膚會發癢起疹,以此警戒人們不要碰它。族人在開墾新地時,會直接用火燒掉木蠟樹,以免過敏。若是不慎接觸,可唸祭詞,讓自己與山漆樹的名字互換。 可作為建材。  ...
uqi(舊耕地)或舊社。 筍可食。 過去狩獵時,族人會從家裡攜帶竹根到野外種植。 可作為建材,做屋頂、竹屋牆、橋梁,或做家具、圍籬笆、引水、汲水筒、竹筒飯、杯子、筷子、樂器、獵具、捕魚具、弓箭、竹筏、柴材、火把等等。外皮可削成竹片,編織成竹篩、小米圓箕、籃子、qbun(背籃)。根可做tutuh limuk(煙斗的頭),箭竹則可做bnquy(煙桿)。燒竹產生的爆炸聲可作為信號。枝、葉具韌性,可做掃把。 可做口簧琴、笛子,和小孩子的竹槍、竹蜻蜓。 桂竹可作為辨識歲時、氣候的植物。海拔越高、土地越肥沃、氣候濕冷的山區,生長越好。4-5月梅雨...
、期望隔年豐收。 根部需長時間烹煮才能食用。在山區狩獵時,淺紅色的果實可以止渴。 莖可作為豬的飼料。葉可作為盤子放肉。 二戰之後,原住民社會普遍缺乏生活物資,當時的族人曾以台灣青芋的根部果腹。 山豬會食用地下莖。 賽德克族 傳統歌謠中有出現台灣青芋,顯示在族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需煮得熟透,否則會發癢。 可作為豬的飼料。 山豬喜歡生食球莖。 【圖】台灣青芋。(林志忠拍攝,2023年9月)...
。 排灣族 為獵人在林野狩獵人能解渴、消暑及提神的天然零食。 布農族 可烤魚、放入飛鼠腸食用、磨粉煮湯,或作為香料。 樹幹可做屋柱。 魯凱族 藍腹鷴喜歡食用果實。 鄒族 果實可做調味料。 賽夏族 北群祭場在矮靈祭送靈時,會折斷山胡椒的樹幹,擲向東方;南部祭場不折山胡椒,而用榛木。矮靈祭祭歌中有提及山胡椒。 嫩葉可煮湯、涼拌。花可泡茶。果實可生吃、泡水飲用、作為香料、磨碎做成沾料,可去除腥味。 竹雞會食用果實。 邵族 味似胡椒和檸檬草的綜合,曬乾後醃漬...
用。 排灣族 耐用,可用於建屋時捆綁建材。在狩獵文化中可作為吊索陷阱使用。 卑南族 過去普悠瑪部落的年祭時,會在部落外圍東西南北四個入口處以刺竹搭設守護拱門,依北、南、西、東進行祭祀,由祭司祭禱、阻止邪靈入侵。近年因應大型車通行需求,守護門改以長枝竹纏繞菊花木。菊花木多枝、多芽點,會朝著四面八方生長,族人藉此祈求能照顧到部落每一個角落、使生命繁衍。 魯凱族 颱風時,可做繩索綁屋頂。 可做鐵鍋的墊子。 太魯閣族 太魯閣語lipay,語意「藤蔓」。 纖維可做繩索。 【圖】菊花木...
布包紮。或嚼其葉後敷於傷口,用於止血。古代布農族人出外耕作或狩獵都會帶sumai,或製成項鍊,隨身配帶。 長在比居住地更高的地方,山豬、山羊、山羌喜歡食用,獵人會以葉追蹤獵物。 魯凱族 覆蓋陷阱用的植物。 太魯閣族 太魯閣語qulung bbuyu,bbuyu語意「野地」。 山羊喜歡食用。為環境指標植物,表示此處潮濕、有水源。 賽德克族 可治皮膚病。 果實顏色明顯、富含水分,動物喜食。山羊、山羌喜歡食用,吃過會留有撕開的痕跡,能以此判斷動物的往來。 【圖】冷清草。(林志忠拍攝,2023年9月)...
食用。 排灣族 狩獵文化中山羊的食物。 布農族 布農語susunak,指多種植物。 可食,味不好。 可作為綠色染料。 葉可作為羊、雞、鴨的食物。 太魯閣族 太魯閣語qulung qmpahan,qmpahan語意「耕地」。 會長在休耕地上。 【圖】大冷水麻。(林志忠拍攝,2023年9月)...
食用。 排灣族 狩獵文化中為山羊及山羌之食物,也是冬季乾旱季節的野菜。 布農族 頭痛時,可以布將葉包紮於頭部。葉曬乾敷於患部,可治unpuluan(痛風)。 可作為潮濕環境的指標植物。山羌、山豬、水鹿常食用圓果冷水麻的葉片,獵人可以葉片上的咬痕追蹤獵物。 太魯閣族 山羊和山羌喜歡食用嫩葉。 【圖】圓果冷水麻。(林志忠拍攝,2023年9月)...
治外傷。 木材砍下後可直接燃燒作為起火材。木材可做狩獵陷阱吊木、刀把、鋤頭柄等生活用具。中空且直徑大的樹幹可做貯粟桶、養蜂箱。因樹幹彎曲,不適合做建築。葉可作為黃褐色的染料。 成熟果實可做竹槍子彈。 布農族 受傷時,可將新芽打碎後敷於患部、以布包紮;或將葉揉後貼於患部。 木材可作為柴薪,或作為綠色、黃綠色的染劑。可種植在崩塌地,作為擋土牆。 卑南族 冬季葉片掉落,春天抽出新芽,可作為辨識歲時的植物。 訂婚當天,男方需準備手腕般粗、牛車寬度般長的九芎木材作為聘禮。 木材砍下即可燃燒,耐燒、不起濃煙,是適合雨天的生火...
鳥、果子狸、飛鼠、松鼠等動物喜歡食用果實,族人會在雀榕週遭狩獵。族人認為雀榕又分為大、小兩種。 賽夏族 多作為庭院植栽。 過去小孩會以果實沾鹽食用。 噶瑪蘭族 嫩葉、果實可生食或炒食,葉味酸甜,果實味澀。果實汆燙後醃漬,可去除澀味。嫩芽抹上鹽巴,可作為零食。樹汁可作為口香糖。 太魯閣族 可作為遮蔭的植物。 飛鼠、果子狸、松鼠喜歡食用果實。 西拉雅族 托葉可生食。 【圖】雀榕。(林志忠拍攝,2023年9月)...
果可食,花則為螃蟹cinavu料理的佐料,葉片為狩獵祭祀之祭葉或法器。根皮可用於織成被子或毯子。 布農族 根可做工寮的梁、柱。 賽夏族 根洗淨曬乾後煮水飲用,可防中暑。 卡那卡那富族 果可食。 【圖】桑。(林志忠拍攝,2023年9月)...